樟木子
来源
本品
原植物 樟为常绿大乔木,高达30米,胸高直径可达3米余,全株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不规则纵裂,嫩枝淡褐色,光滑;芽圆球形或卵圆形,覆有圆形鳞片。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长6.5~l2厘米、宽达6厘米,顶端短尖,基部楔状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下面粉绿色;离基三出脉的脉腋内有腺体。花春季开放,淡绿色或绿黄色,直径约3毫米,排成腋生圆锥花序;花被6片,椭圆形,里面密生短柔毛;发育雄蕊3轮,每轮3枚,长约2毫米,花药4室,瓣裂,不育雄蕊1轮,长约1毫米;子房球状。果肉质,卵形或球形,直径6~8.5毫米,基部承托以截平的果托。
生长环境
分布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球形或圆卵形,直径6~8毫米,表面紫黑色或有时棕紫色,光滑无毛,干时常皱缩成网状,凸凹不平,基部常附有肉质果萼和残留果梗。核硬而脆,打破后成不规则碎片。种仁黑褐色,富油性。气芳香、辛,味辛辣而苦。以颗粒完整、不带果梗、气芳香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辛、苦,温。归心、脾、胃经。行气止痛,祛风散寒,消肿,止痒。用于腹痛吐泻,心腹冷痛,胃寒气痛,脚气浮肿。常用量5~10克。
附注 樟的果序上常有一些黄灰色的小球状体,入药称樟木扣,疑为虫瘿或因某种菌类在嫩果上寄生而形成。樟木扣的性味功能和樟木子相同,但药效更佳。
性味归经
用量用法
附录
验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