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浙地黄

浙地黄地黄植物地黄、紫地黄、鲜生地、蜜糖罐、野鲜地黄、天芥菜、秦氏地黄,生于拔海190-500米之山坡、路旁草丛中。《中华本草》:浙地黄 拼音:Zhè Dì Huánɡ ;紫地黄、鲜生地、蜜糖罐、野鲜地黄、天芥菜、秦氏地黄黄 药材基源:为玄参植物地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Rehmannia chingii L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天地黄 ......
目录

基本介绍

《中华本草》:浙地黄

拼音:Zhè Dì Huánɡ

;紫地黄、鲜生地、蜜糖罐、野鲜地黄、天芥菜、秦氏地黄

药材基源:为玄参植物地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Rehmannia chingii L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

形态特征

地黄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析被多细胞长柔毛。肉质,黄褐色。单出或基部分枝。基生呈莲座状排列,叶片,长6-12cm,宽3-6cm,纸质,两面疏被白色柔毛,边缘具不规则齿或粗锯齿,先端钝或突尖,基部楔形,逐渐收缩成长2-7cm的具翅的柄;与基生相似,向上渐变小。单生;花梗长1-4cm,弯上升,与萼同被长柔毛及腺毛萼齿5,披针,先端略尖,后2枚稍长;花冠紫红色,长5-7cm,外被长柔毛,上唇裂卵形,先端略尖,下唇裂,中间裂较柔毛,上唇裂卵形,先端略尖;下唇裂,中间裂较大;雄蕊1对稍短,丝基部被短腺毛,前一对稍长,丝无毛;室长,基部叉成一直线;花柱先端扩大,先端尖或钝蒴果卵形,长.4cm,具宿存的花萼花柱种子多数,卵形,具网眼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

药理作用

性味】味甘;苦;性

【功能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温热病高热烦躁吐血口干咽喉肿痛;中耳炎;烫伤

【用法用量】服:汤,12-30g。外用:适量,捣烂青;或捣汁滴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耳廓放射性痛

下一篇 耳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