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耳后红斑

后红斑是传染性红斑的临床表现之一。本病是一种由细小病毒感染起的轻型发热性传染病,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盛春季。(一)发病原因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细小病毒B19,初次感染此病毒就可发生动性胎盘传播。B19病毒亦被认为是慢性贫血的原发性病因。长期以来,多认为本症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但未能获得实验室面的据。直到1983年Andersorl等从33例传染性红斑患者的清中检测出细小病......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细小病毒B19,初次感染此病毒就可发生动性胎盘传播。B19病毒亦被认为是慢性贫血的原发性病因。长期以来,多认为本症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但未能获得实验室面的据。直到1983年Andersorl等从33例传染性红斑患者的清中检测出细小病毒(parvirus B19;PVB19)的IgM及IgG抗体,因此认为此种病毒就是传染性红斑病因。后来Plummer等也在传染性红斑患者的皮疹中检测到PVDNA,且他们还发现患者某些家成员及其所在校中接触者虽不出现症状,但他们皆有抗PV的IgM及IgG抗体升高。作者认为PVB19可以起很多临床表现,包括无临床症状到典型的发疹。有一些研究发现孕妇感染PVB19可流产死胎胎儿水肿

(二)发病机

发生水疱脓疱性皮疹,导致贫血,再生障碍性危象及慢性骨髓性衰竭,此可能由于此病毒侵及骨髓先祖细胞所致。

诊断

急性期用电镜可见到病毒颗粒,急性期或恢复早期检测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清和咽喉分泌物中可检出特异性病毒DNA。

1.象检查 外周白细胞可轻度减低或正常,有再障危象者血红蛋白和可减低。

2.B19 DNA检查 PCR法可从患者清、CSF及病变组织检测到DNA,为确诊手段。

3.免疫检查 可用放射免疫法或ELISA法检测清中的B19抗原,用的更多的为检测B19的IgM抗体,病期1周时即可达高峰,持续2个月后下降,故有现症感染的诊断价值。IgG抗体出现稍晚,可持续很长时间,有保护作用。

病理变化:表皮细胞水肿,真皮乳头层管扩张,皮细胞肿胀,在管、毛囊和汗腺周围有组织细胞浸润,但为慢性炎症改变,无诊断价值。

鉴别

1.需与风疹麻疹相鉴

2.需与皮肤、管受损性疾病鉴

(1)管性紫癜(vascular purpura):患者有小儿,也有成人。首先出现发热咽痛、流涕等,48h后出现皮疹,其特征为管性紫癜。先出现于四肢,后向躯干、颈部甚至面部扩展。紫癜持续数天即退,同时可伴有短期白细胞和减少。部分患者伴有腹痛或大关节痛。组织检查有坏死性管炎亦有非坏死性管炎表现。

(2)传染性红斑(erythema infectiosum):本病亦称第五病。1889年Tschamer对此病已做过详细描述。在世界各地曾有多次流,直到1981年才明确HPV-B19为其病原。

小儿患传染性红斑的临床表现,先有发热、全身不适、咽痛流涕等症状。2~3天后出现皮疹,多始于面部,很快融并伴有轻度水肿成“巴掌脸”特殊表现。皮疹很快扩展到躯干及四肢。先为丘疹,后中间先褪色成网状或边样。皮疹可因日晒、运动、洗澡而加重,伴有瘙痒感。持续2~4天皮疹消退,留有色素沉着可于数天后消退,全病程为5~9天。

成人感染HPV-B19亦有少数表现为传染性红斑者,但很少出现“巴掌脸”,皮疹亦较少。但在病后数天至数周,80%的人出现关节痛。

(3)猩红热 本病呈急性病容,临床表现咽痛、高热、皮疹为弥漫性红斑,周有苍白圈,草及愈后脱皮等征象。帕氏征:阳性。

(4)风疹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明显、发热麻疹样皮疹,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5)麻疹 高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明显、皮疹为丘疹,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早期颊粘膜可见费克斑(Koplik斑)。

急性期用电镜可见到病毒颗粒,急性期或恢复早期检测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清和咽喉分泌物中可检出特异性病毒DNA。

1.象检查 外周白细胞可轻度减低或正常,有再障危象者血红蛋白和可减低。

2.B19 DNA检查 PCR法可从患者清、CSF及病变组织检测到DNA,为确诊手段。

3.免疫检查 可用放射免疫法或ELISA法检测清中的B19抗原,用的更多的为检测B19的IgM抗体,病期1周时即可达高峰,持续2个月后下降,故有现症感染的诊断价值。IgG抗体出现稍晚,可持续很长时间,有保护作用。

病理变化:表皮细胞水肿,真皮乳头层管扩张,皮细胞肿胀,在管、毛囊和汗腺周围有组织细胞浸润,但为慢性炎症改变,无诊断价值。

预防

大多数患儿只须注意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如有发热者可服退烧药,如有其它症状可给予对症治疗,皮损处可外搽炉甘石以止痒。

已有研制的疫苗进动物试验,有望今后可用于预防。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耳内流脓

下一篇 耳闷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