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
症状起因
1、脱水
口腔黏膜干燥导致唾液分泌减少,皮肤充盈下降及尿量减少也可出现。
唾液分泌减少常常伴有味觉减退及面部肌肉运动减少。
3、涎腺导管梗阻
常伴有唾液腺导管结石,这种梗阻可减少唾液分泌,引起局部疼痛和肿胀。
4、Sjögren综合征
泪腺、腮腺和下颌下腺分泌减少是这个病症的标志:唾液分泌减少或者缺失及眼睛干涩并有持续的灼热感、沙粒样感觉。患者也可发现干燥波及鼻子、呼吸道、阴道和皮肤。
伴随症状和体征包括咀嚼、说话及吞咽困难,嘴唇及口腔黏膜溃疡和疼痛。腮腺和下颌下腺可能增大。出现鼻痂、鼻出血、疲劳、嗜睡、不自主咳嗽、腹部不适、多尿。这些症状会单独发生或者伴随于类风湿关节炎或者其他的结缔组织病。
5、药物
抗胆碱能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三环抗抑郁药、吩噻嗪类药物、可乐定、氢氯化物和麻醉性镇痛剂都可以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停止用药后,症状就会消失。
6、辐射
放疗或者牙科的X线照射,可使口腔或者面部过度辐射,造成唾液分泌暂时减少,这归咎于唾液腺的萎缩。它可导致吞咽困难、不适及齿龈疾病。
常见疾病
诊断
1、了解口干持续的时间及性质,可为暂时性还是持续性,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2、了解是否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风湿性结缔组织病如舍格伦综合征,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或缺陷如艾滋病,激素分泌紊乱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紊乱如巴金森综合征等。
3、了解是否接受过头颈部放疗,以及剂量、时间和照射区域。
4、是否使用过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等。
5、是否患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疾患。
6、了解患者的年龄及女性患者的内分泌变化情况。
7、了解有无腺体增生或习惯性口呼吸等。
鉴别诊断
1、涎腺腺体本身发生损害
各种原因如涎腺炎症、结核、肿物以及放射治疗等均可造成涎腺组织变性、萎缩或破坏,引起口干。此类口干症状及体征典型,且为不可逆。刺激或无剌激条件下唾流量均有明显的减少。
2、其他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可有口干。艾滋病患者可出现口干及单侧或双侧涎腺肿大。女性更年期由于内分泌水平的改变,可伴口干、舌灼痛等一系列症状。
3、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使涎腺神经支配异常而导致分泌减少。常见的药物如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等。此类口干由于腺体结构未被破坏,所以口干是暂时性的,停药后口干即好转。
短期突发的焦虑状态可造成暂时性分泌抑制,而长期抑郁状态所造成的分泌抑制可持续较长时间。检查时口腔粘膜较为湿润,无刺激时,唾液分泌量减少,但刺激条件下唾液量多在正常范围。
5、营养失调影响
如核黄素缺乏可出现口干、唇炎、口角炎、阴囊炎等表现。液体摄入不足如腹泻、高烧、失血过多等均可造成体液丢失过多,也可出现口干。
6、局部因素
牙齿排列不齐,前牙开颌,上唇过短等可造成习惯性口呼吸,有口干症状,但分泌量在正常范围。
7、口腔念珠菌病
检查
注意事项
如果唾液分泌显著减少,影响到说话、进食或吞咽,应给患者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这些动作。
日常护理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