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囟门闭合晚

新生儿的头有两处没有愈的部位,称为前、后囟门。前囟门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mdash;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始变小,约1-1.5岁时。后是两块枕骨成的间隙,呈三角,后一般在生后3个月。若出生后前时间超过6个月、后时间超过3个月则为囟门晚。囟门(xigrave;nmeacute;n)指婴儿出生时头......
目录

概述

新生儿的头有两处没有愈的部位,称为前、后囟门。前囟门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始变小,约1-1.5岁时。后是两块枕骨成的间隙,呈三角,后一般在生后3个月。若出生后前时间超过6个月、后时间超过3个月则为囟门晚。新生儿的头有两处没有愈的部位,称为前、后囟门。前囟门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始变小,约1-1.5岁时。后是两块枕骨成的间隙,呈三角,后一般在生后3个月。若出生后前时间超过6个月、后时间超过3个月则为囟门晚。

病因

囟门多见于佝偻病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维生素D和钙不足会起。

囟门要是指宝宝已过了18个月,但前囟门还未,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

囟门,有少数是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压增高起,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囟门的早迟时衡量颅骨发育容。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中医囟门突起称为囟填囟门凹陷称为囟陷囟门称为解颅囟门多见于佝偻病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

婴幼儿头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囟门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窗,如果在6个月之前,说明孩子可能小头畸发育不全,在18个月后仍未就属于太晚了,这样的孩子可能有积水、佝偻病和呆小病;囟门的隆起表示压增高,这种孩子可能得了膜炎、炎和维生素A中毒囟门凹陷的孩子则有可能是因为脱水养不良。如果囟门的较早,但只要头围还在长,也不必着急。发现囟门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疾病检查

新生儿的头有两处没有愈的部位,称为前、后囟门。前囟门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始变小,约1-1.5岁时。后是两块枕骨成的间隙,呈三角,后一般在生后3个月。若出生后前时间超过6个月、后时间超过3个月则为囟门晚。

囟门多见于佝偻病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维生素D和钙不足会起。

鉴别诊断

囟门跳动:

囟门跳动是婴儿囟门,后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前大约在出生后1~1?5岁时。由于囟门处没有坚硬的颅骨复盖,应注意保护,以防大脑遭受损伤。

凹陷:

其特征为,患儿前下陷,多伴有眼窝凹陷,尿量减少。小儿出现此症状,应考虑是脱水。一般据前、眼窝、皮肤弹性、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即可判断是否脱水,并可估计脱水程度。

延迟:

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及前、后延迟或明显扩大是积水的常见临床症状

饱满隆起,表明压增高,常见于膜炎和积水等患儿。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压增高的典型征象,称为颅压增高三联征小儿因颅骨颅压增高时颅缝分,故可没有头痛。小儿病人常只有反复发作的呕吐为其惟一的症状

囟门多见于佝偻病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维生素D和钙不足会起。

预防保健

应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囟门胎儿出生时头颅骨发育尚未完成而遗留的间隙。后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前大约在出生后1~15岁时。由于囟门处没有坚硬的颅骨覆盖,应注意保护,以防大脑遭受损伤。

给婴儿洗头时。囟门处可以洗,但动作要轻柔,不能用手指抓挠。洗头水不能过热,要用温水。

有的婴儿前头皮有一些黄褐油腻性鳞屑,是婴儿脂溢性皮炎,可用消毒棉花沾点石蜡油或炼过晾凉的植物油涂在鳞屑上,待其软化后再用消毒棉花轻轻拭去,千万不能强揭下。这种病可以自愈,只要不感染可不必涂什么药。洗头时,因婴儿的皮肤娇嫩,宜用刺激性小的中性肥皂。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脑出血

下一篇 小脑性共济失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