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臂丛神经受累

“555”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组成。分、干、、束、支5部分。有腋、皮、桡、正中、5大分支。丛包括5 3干,C5 —C6 神经前斜角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 —T1,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每干又分成前后两, (位于锁骨表面,每长约1cm);每组成3 个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突水平分为神经支,成终......
目录

病因

1、外伤:在丛损害的病因中,外伤最常见,分为性和放性损害。性损伤见于车祸、运动伤(如滑雪)、产伤、颈部的牵拉、麻醉过程中长时间将肢体固定在某一位置时,放性损伤要见于枪弹伤、器械伤、动脉造影、动脉手术、胸骨术、颈动脉搭桥术,颈静透治疗过程中造成的损害亦有报道。

2、特发性神经病:又称神经痛性萎缩或痛性神经炎,也叫Parsonage - Turner 综征。这种病人常有病毒感染、注射、外伤或手术的病史。此外、偶尔也可发生Lyme 病或立克次体感染。最近有人报道,由Ebrlicbia 细菌起的一种蜱传播疾病也可发生丛损害 。

3、胸廓征(TOS) :各种不同的颈椎畸可以损及神经、丛及管。可以单侧的,也可是双侧的。由于紧拉的颈椎纤维环从第一肋延伸至残遗的颈肋或变长的第七颈椎横突,从而导致C8 和T1 前支或丛下干中神经纤维受到损害。

4、家族性神经病:本病在急性期与痛性神经炎很难鉴。有家族史,其遗传特点是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年龄较早。有时可并发颅神经受损(如失音) ,以及骶丛神经植物神经受损。如果有家族性嵌压性神经病的表现,则可以通过神经电生理发现多个周围神经受累。腓肠神经活检可以发现神经纤维轻度失,有奇异的肿胀鞘呈现香肠样增厚。

5、放射性丛损害:在放射性治疗后可出现缓慢进展的神经病,无痛性,常在上丛多见。

6、肿:恶性肿的浸润,常见于、胸部的肿,导致进性加重的丛损害,以下丛多见,多伴有Horner 综征。

7、其他:有报道在白塞病中,由于非外伤锁骨动脉压迫而神经损害,同时伴有管缺的表现。其他动脉锁骨下静也可起该病。

诊断

①上肢五大神经(腋,皮, 正中,桡,神经)中,有任何两组的联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

②手部三大神经(正中,桡,神经)中,任何一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

③手部三大神经(正中,桡,神经)中,任何一并前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鉴别

神经损伤

从理论上分析只有相邻两神经同时损伤时才可见临床症状与体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单代偿现象与双现象。为了叙述便,将神经分为上丛及下丛。上丛包括C5-7神经;下丛包括C8神经与T1神经

①上神经损伤:肩关节不能外展与上关节不能屈而能伸,腕关节虽能屈伸但力减弱。上肢外侧感觉大部缺失,拇指感觉有减退,第2-5手指,手部及前侧感觉完全正常,检查时可发现肩部肉萎缩以三角为著,上肉萎缩以二头为著。另外,前旋转亦有障碍,手指活动尚属正常。

上述症状丛上干(C5,C6)损伤类同,是否并C7损伤,要检查及指伸总有无麻痹现象。如果有萎缩,耸肩活动受限,以及菱形出现麻痹时,即表示上神经在近椎间孔处断伤或前撕伤。

②下神经损伤:手的功能丧失或发生严重障碍,肩,肘,腕关节活动尚好,患侧常出现Horner征。检查时可发现手全部萎缩,其中以为著,有爪型手及扁平手畸,手指不能屈或有严重障碍,但掌指关节存在伸直动作(指伸总的功能),拇指不能掌侧外展。前及手部侧皮肤感觉缺失,侧皮肤感觉亦可能缺失。

上述症状丛下干及侧束损伤类同,如果有Horner征出现,明T1交感神经已断伤,此常提示C8,T1近椎间孔处断伤或前损伤。临床上除C8,T1神经断伤外,有时也可并C7神经同时断伤,这时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单纯C8,T1神经断伤相类似,但仔细检查可发现麻痹,或力减退,指伸总也有力减退的表现,感觉障碍平面可向桡侧扩大。

③全神经损伤:早期时,整个上肢呈缓慢性麻痹,各关节不能动运动,但被动运动正常。由于功能存在,耸肩运动依然存在。上肢感觉除侧尚有部分区域存在外,其余全部丧失。上侧皮肤感觉由侧皮神经与肋间神经共同分布,后者来自第2肋间神经,故在全神经损伤时侧皮肤感觉依然存在。上肢反射全部消失,温度略低,肢体远端肿胀,并出现Horner征。在晚期,上肢肉显著萎缩,各关节常因关节囊挛缩而致被动运动受限,尤以肩关节与指关节严重。

神经干损伤

①上干损伤:症状体征与上神经损伤相似。

②中干损伤:独立损伤临床上极少见,单独损伤除短暂时期(一般为2周)示中指指麻木及伸力有影响外,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可见于健侧C7神经移位修复术后。

③下干损伤:症状及体征与下丛损伤类同。手的功能(屈伸与收外展)全部丧失,不能执捏任何物件。

神经束损伤:(通过五大神经损伤的归类诊断完成)

① 外侧束损伤

侧束损伤

③ 后束损伤

五大神经损伤的诊断(最重要的归类诊断)

①腋神经损伤:三角萎缩,肩关节外展受限。

单纯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5部。

神经损伤:二头萎缩,肘关节受限。

单纯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外侧束;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

神经损伤:三头及腕伸,拇伸,指伸萎缩及功能受限。

单纯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8神经

正中神经损伤:屈腕及屈指,大萎缩萎缩,拇指及手指屈及拇指对掌功能受限,第1-3指感觉障碍

单纯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外侧束;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C8神经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侧束。

神经损伤:侧腕屈萎缩,小,手包括蚓状,及拇萎缩,手指收,外展受限,指间关节伸直受限,手细功能受限,第4-5指感觉障碍

单纯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侧束;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胸1神经

神经部损伤时前损伤与后损伤的鉴诊断

神经性损伤要分两大类,一类为椎孔前损伤;另一类为椎孔外的后损伤。后损伤的性质与一般周围神经相同应区分为神经震荡,神经受压,神经部分断伤与完全断伤。区分法依据受伤性质,日期,要功能丧失程度及电,神经传导速度的不同变化而确定。治疗法依据不同病理状态而定,可保守观察治疗或进手术治疗(包括减压缝接及移植)。前损伤均在椎管里前后丝状结构处断裂,不仅没有自的能力也没有通过外科手术修复的可能,因此,一旦诊断确定,应争取及早进神经移位术,故在临床上前,后的鉴诊断有较大的重要意义。

①病史:前损伤暴力程度较严重,常并有昏迷史,颈肩及上肢多发骨折,伤后常出现持续性剧痛。

②体征:C5,C6性撕伤,多有萎缩、耸肩受限。C8T1性撕伤,常出现Horner 氏征(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下陷、半侧面部无汗)

神经电生理检查:体感诱发电位( SEP)及感觉神经活动电位( SNAP)电生理检测有助于神经后损伤的鉴诊断,前损伤SNAP正常(后感觉神经细胞位于脊髓外部,而损伤发生在其近侧即前,感觉神经无瓦勒变性,可诱发SNAP),SEP消失;后损伤时,SNAP和SEP均消失。

④影像检查:前与后损伤在CTM 上以椎管相应神经前后支的充盈缺损消失为标准,同时与健侧神经对比。正常影像神经为充盈缺损,如为性损伤则在相应区域有造影充盈。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对常见的牵拉性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即应用神经养药物(VitB1、VitB6、VitB12、VitBco等),损伤部进理疗,如电刺激疗法,红外线,磁疗等,患肢进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并可配针灸按摩推拿,有利于神经震荡的消除,神经粘连的松解及关节松弛。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神经放性损伤,切割伤,枪弹伤,手术伤及药物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

神经对撞伤,牵拉伤,压砸伤,如一缺位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后损伤者,可先保守治疗3个月。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后功能无明显恢复者;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

③产伤者:出生后半年无明显功能恢复者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即可进手术探查。

2、手术

丛探查术:锁骨神经探查术;锁骨神经探查术;锁骨神经探查术

4、据手术中发现处理原则如下: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神经移位术

神经连续性存在,而神经被周围组织粘连压迫应去除粘连压迫因素,如瘢痕化的斜角机化组织,增生的膜,痂及滑膜组织应予切除或松解,由于长期压迫致使神经组织水肿组织液渗出而神经瘢痕,因此不仅作神经外减压,尚应在手术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下进神经鞘切神经松解,使神经束充分显后减压,神经松解一定要严格止,双极电凝器是必备的止器械,否则将造成神经组织更大地创伤

松解彻底程度的判断:有时可通过神经减压前后神经损伤部位,近,远端电刺激反应及电活动波进判断。

神经断裂或神经巨大,应将近远两个断端充分显,并将断端瘢痕组织神经切除,使神经断端有神经束乳头清楚可见,两断端在无张力情况下可鞘膜缝丛处神经束大部为混束,因此无束膜缝的必要,对于不能直接缝神经缺损,应采用多神经移植术,移植材料可选用颈丛感觉支,或前侧皮神经,腓肠神经

③ 椎孔部神经断裂,由于神经近端变性严重,神经断而无明显束乳突,加上神经损伤部位接近神经元,常造成神经元不可逆损害,因此对这类病变需进神经移位术,其疗效较原位缝接或移植为佳,常用于神经移位的神经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肋间神经,详细法见下述。

5、术后处理

丛松解减压术后上肢固定3d,神经移植固定3周,神经修补固定6周,应用神经养药物。拆除石膏后,患肢应进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神经处进理疗,防治神经处瘢痕粘连压迫,并应用神经电刺激疗法刺激神经再生。每3个月进电图检查,以了解神经再生情况。

6、神经性撕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术中性撕伤的具体情况,判断神经移位手术式的选择

神经C5,C6性撕伤移位式:神经移位于神经或上干前,副神经移位于肩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于上干后或腋神经(常需做神经移植)。

神经C5-7性撕移位式:神经移位于上干前神经,副神经移位于上干前神经,副神经移位于肩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于上干后或腋神经,肋间神经移位于胸神经或桡神经

神经C8,T1性撕伤移位式: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侧根,第3,4,5,6肋间神经感觉支移位于正中外侧根,运动支移位于神经,颈丛运动支,副神经移位于前侧皮神经,第二期将前侧皮神经移位于前神经

神经C7,C8及T1性撕伤移位式: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侧头,颈丛运动支,副神经移位于前侧皮神经,第二期将前侧皮神经移位于前神经。第3,4,5,6肋间神经感觉支移位于正中神经侧根,第7,8肋间神经移位于胸神经

⑤ 全神经性撕伤移位式:神经移位于神经,副神经移位于肩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于腋神经,第3,4,5,6肋间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感觉支→外侧头,运动支→侧头),第7,8肋间神经移位于胸神经或桡神经,健侧颈7神经移位于患侧神经(远端),Ⅰ期或Ⅱ期将神经(近端)移位于所需要重建的神经。如,副,颈丛运动支若有损伤,均可用肋间神经或健侧颈7神经替代。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云南小膜盖蕨

下一篇 持物不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