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圆叶野扁豆

野扁豆,中药。为豆科野扁豆植物野扁豆Dunbaria rotundifolia(Lour.) Merr.的全草。分布于江苏、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之功效。用于急、慢性炎,外伤,烧烫伤。全草。味淡,性凉。归大肠清热解毒,止。用于急、慢性炎,外伤,烧烫伤。1、治大肠湿热湿热下痢:野扁豆30g,服。2、治喉咙......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淡,性凉。

归经

大肠

功效

清热解毒,止

主治

用于急、慢性炎,外伤,烧烫伤

相关配伍

1、治大肠湿热湿热下痢:野扁豆30g,服。

2、治喉咙肿痛:野扁豆20g,水饮,清肝热。(1-2出自《450种草药野外识手册4》)

用法用量

10-30g,外用适量,捣水洗。

采集加工

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藤本。纤细,柔弱,微被短柔毛。具羽状3小托叶小,披针,常早落;叶柄长0.8-2.5厘米;小纸质,生小菱形,长1.5-2.7(-4)厘米,宽常稍大于长,先端钝或,基部,两面微被极短柔毛或近无毛,被黑褐色小腺点,尤以下面较密,侧生小稍小,偏斜;基出3,小略密,网状,干后灰绿色,叶缘波状,略卷。1-2朵腋生;花萼钟状,长2-5毫米,齿裂。裂齿卵状披针,密被红色腺点和短柔毛;花冠黄色,长约1-1.5厘米,旗瓣倒卵状,先端微凹,基部具2枚齿状的翼瓣卵形,略弯,具尖龙骨瓣镰状,具钝雄蕊二体;子房无柄。荚果线状长,扁平,略弯,长3-5厘米,宽约8毫米,被极短柔毛或近无毛,先端具针状,无果颈;种子6-8颗,近,直径约3毫米,黑褐色。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灌丛中。分布于江苏、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圆叶锦葵

下一篇 马蹄内翻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