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岩蜈蚣

本品为不规则扁,扭,长5-30m,有分枝,直径0.3-0.8cm;表面灰棕色红棕色,粗糙,具纵皱纹;上面有数个类盘状疤痕,下面着生多数须根明显,节间长2-6mm;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红色端常有2-4枚盾状,纸质,两面光滑无毛,全缘或浅波状叶柄长4-25cm,具有明显的纵纹。花葶有1-3蒴果偶见,淡红色,有3条不等大的翅,长约1.5cm。微,味涩、微酸......
目录

拼音

Yán Wú Gōnɡ  【红孩儿、爬地龙、爬龙、爬山猴野海棠荷叶参。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秋海棠植物秋海棠的带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Begonia caualeriei Lev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达20cm。长而横生,粗约1cm,上有长卵形棕色鳞片覆盖;全株无毛,无地上上生出,盾状着生,2-6叶柄长5-21cm,有线条;叶片,长6-15cm,宽3.5-10cm,先端渐尖,基部,两面平滑,斜展,上面绿色,干后下面浅褐色全缘;掌状7条。花葶有1-3,总花梗等长或较长,有多条隆起的线纹,花梗纤细,长2-3cm;雄花被3-4,外轮2,长约1.8cm,宽约1.6cm,轮22长条,长约1.2cm,宽0.4cm;雄蕊多数,长约3mm,花药纵裂雌花未见。蒴果长2.5cm具3翅,其中1翅宽约5mm,另2翅2mm。种子细小,多数,期3-5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70-1280m的山谷、密林潮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 湖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鉴别

理化鉴 取本品粗粉1g,加已醇10ml,摇振10min,浸泡1h,滤过,取滤液1滴,点于干滤纸上,挥干,喷以0.1%溴甲酚绿已醇溶液,挥干,即显红色斑点。

性味

味涩;微酸;性温

功能主治

舒筋活止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

服:汤,9-15g;或。外用:适量,捣

摘录

《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岩谷伞

下一篇 髌骨疼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