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延胡索

延胡索 延胡索(拉丁: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元胡,是罂粟紫堇多年生草本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列为易危(VU)。延胡索玄胡索,因避宋真宗讳而改,始见于清代李中立的《本草原始》,据载,自明代以来,其产地南下,“茅山延胡索”和“西延胡索”并称于世。延胡索高10-30厘米,块茎直立,常分枝,基部以上具1-2鳞片3-......
目录

物种起源

延胡索“茅山玄胡索”,始见于清代李中立的《本草原始》,据载,自明代以来,延胡索产地南下,“茅山延胡索”和“西延胡索”并称于世。“茅山玄胡索皮青黄,肉黄,小而坚,此品最佳,“今之茅山上龙洞,仁和(今杭州)笕桥亦种之”。“西玄胡索大而皮黑,肉黄,此样力微”,显然它是产于新疆的薯延胡索和长延胡索及其邻近种。宋唐以前的延胡索产于东北和华北(见齿延胡索条),产地南下而为“茅山玄胡素”所取代,西迁而为“西玄胡索”所更替,实由于南宋南迁,北商道堵塞后所自然成的。今人但知今之延胡素产于南,而不知古之延胡索产于北,而将它视为代用品了。

形态特征

元胡高10~20厘米。块茎黄色地上纤细稍肉质,每叶柄3~4二回三出全裂,末回裂披针或狭卵形总状花序苞片卵形萼片极小,早期落;花瓣紫红色,4,排为二轮,外轮二稍大,最外一基部延伸成长轮二狭小,愈雄蕊六枚,两体。子房上位,由二心皮一室。果为蒴果,扁柱折断后有黄色液汁流出。

生长习性

元胡元胡喜温暖湿候,怕干旱和强光,怕积水。浙江产区年平均温度17~17.5℃,1月平均温度3~3.5℃,4月平均温16~18℃,而整个地区生长期平均温11~12.5℃。当日平均温在20℃时,叶尖出现焦点,22℃时中午中出现萎缩状,特生长后期,高温天,会造成元胡减产。

一般来说,延胡索生长中发率为1-2个,最多超不过4个,且生长温度通常都为23-25℃。延胡索在发的同时便会成地下,在地下沿着水平向向上生长,直到2个月之后会逐渐成完整的地下,其长度往往为3-12厘米。一般来说,延胡索的地下生长时间为3个月左右,其最快生长时期为年前12月上旬至次年整年。

延胡索块茎通常都分为两个部位,一个是地下成的块茎,另外一个则是下莪快部重新生长成的块茎。其中地下成的块茎通常都被称之为子元胡,由下种块茎部重新块茎,称“母元胡”在2月下旬“母元胡”以成,随之“子元胡”始逐步成,其成期约50天。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子元胡”膨大增重最快时间。

分布范围

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唐河、信阳),生丘陵草地,有的地区有栽培(陕、甘、川、滇和北京)。选模式标本采自浙江的杭州。

繁殖栽培

种植

元胡1.种和变种有大元胡和小元胡之分,大元胡有利于密植,产量高,而小元胡块茎大等级高,但产量稍低。

2.选地整地

元胡生长较浅,又集中分布在表土5~20厘米,故要求土质疏松,故选择阳光充足。地势高且排水良好,表土层疏松而富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和冲积土好,粘土重或砂质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

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深翻20~25厘米,细耕耙,使表土层疏松。一般作畦宽100~110厘米,沟宽40厘米。

3.繁殖法及播种

生产上多采用块茎繁殖,种用块茎1.2~1.6厘米为好。

4.田间管理

理施肥对元胡的增产十分重要。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要重腊肥,轻施苗肥,腊肥在12月上、中旬结中耕除草进,以农家肥为

在苗期南雨水多,湿度大,注意排水降湿,做到沟不留水,否则容易起烂减产。

5.病虫害防治

要为霜霉病,菌核病等。

采收与加工

一般在4月~5月中旬采收,一般亩产鲜300~400公斤。采收后大、中、小分级。放入箩擦去表皮,洗净泥土,放入80~90℃的水中,待块茎切而为黄色时,捞出,晒干即可,一般折干率3∶1。

元胡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常用药材之一。近两年来种植元胡的药农增多,但不少农户由于生产技术不到位,导致产量偏低。据实践验,栽培元胡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把好以下五

选地

元胡喜温暖候和向阳、湿润的环境,宜选择向阳的地块,土壤湿润、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宜,前作以水稻、小麦、秋玉米、瓜类为宜。

栽种

10月上中旬播种,株10厘米,每亩用种量60-80公斤左右。做宽1.3米的高畦,畦面呈龟背,四周深排水沟,在畦面上宽20厘米浅沟,沟10厘米摆2种子。选、饱满、部健壮、无病虫害块茎,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种10分钟然后晾干播种。

施肥

施足基肥,重施腊肥,巧施苗肥,增施磷钾肥。结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氯化钾15公斤作基肥。12月先在畦面每亩撒过磷酸钙50公斤,再撒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然后覆盖细土,3~5天后每亩浇施1000公斤人畜粪水。第二年2月苗高3厘米时每亩用稀薄人畜粪水1500公斤浇泼部。

除蕾

在盛蕾期喷施1000倍的40%乙烯利溶液抑制,除薹后再喷0.5~1毫克/升的三十烷醇1~2次,能提高块茎产量25%以上。

防病

元胡易发生霜霉病,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可在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喷3~4次。

繁殖

元胡生产上多采用种用块茎繁殖,大小1.2~1.6厘米为好。栽种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均可。多采用条播,18~22厘米沟,沟深6~7厘米,然后8~10厘米在播沟交互排放二向上,边种边覆土,土深6~8厘米。也可在沟施少量农家肥。

病虫防治

霜霉病

元胡元胡霜霉病,病率0-17.4%、平均3.5%。霜霉病发展趋势中偏重,需立即展防治,并在第一次喷药后7天再喷药一次,以便确保防效。

防治时几种药轮换使用,以下几种药可供选用,每亩兑水30-40升细喷雾:1、72%克60-80克;2、58%甲霜灵·锰锌80克;3、64%杀毒矾60克。

菌核病

元胡菌核病,造成元胡成枯死倒伏,一般4月上旬初发,发生趋势中偏轻,需在4月初防治一次。

菌核病防治药选用下列之一,兑水40升喷雾:1、50%腐霉75克;2、50%扑海因75克;3、70%甲基托布津75克;4、50%多菌灵80克;5、30%多嘧霉100克。

元胡象甲

元胡元胡象甲是造成元胡大幅减产的重要害虫,要为害症状是幼虫先在叶片上蛀吃褐色线形虫道,然后进入叶柄自上而下蛀吃,造成整青枯。元胡象甲害率0-9.8%,平均2.7%。覆有栏肥或其它秸秆等有机物的田块、连年种植的田块危害偏重。元胡象甲发生趋势中等。2月下旬至4月上旬1-2龄幼虫为害叶片害率达3-5%的田块,需立即进防治。

防治选用下列药之一喷雾:1、48%乐斯本1000倍液;2、52.25%农地乐1000倍液;3、5%锐劲特2000倍液;4、20%三唑磷500倍液。用药不超过2次。

种类介绍

1.延胡索

元胡:玄胡索,元胡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 f. yahusuo Y. H. Chou et C. C. Hsu ( C.bulbosa auct. non DC.,C. yanhusuo W. T. Wang)

多年生草本,高10一20cm。块茎扁球状,直径0.5—2.5cm,黄色基部具1鳞片鳞片和下部常生小块茎具长柄,2回三出全裂,末回裂披针或卵状披针总状花序生,疏生3一l0苞片卵形或狭卵形全缘或下部具齿萼片小,早落;花冠紫色,上花瓣长约2cm,边缘具齿波状齿端微凹,具短尖,稍长于瓣蜜腺体贯穿长的l/2,花瓣暗紫色,雄蕊披针;子房线形花柱细,柱头,具8乳突。蒴果线形种子l列。期4月。果期4—5月。

均系栽培,宜生长于沿溪两岸或山脚的近中性或微酸性粉沙质壤土、沙质壤土沙土中。

全国多数地区均有栽培。原产于浙江东阳、磐安等地,近几年陕西汉中发展成产区。

2.齿延胡索

:土元胡(东北)。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C. remota Fisch. ex Maxim. )

元胡延胡索相似,要区为:2回三出深裂或全裂,小裂披针,窄卵形或狭倒卵形端常有2—3浅裂或齿裂,基部楔形总状花序,排裂紧密,少排裂为疏松;苞片常分裂,基部楔形期4月。果期4—5月。

生于山地阴坡,适于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

分布于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甘肃等省。

3. 全延胡索

:匍匐延胡索(黑龙江)。

Corydalis repens Mandl. et Muchld.(C. humosa Migo)

多年生草本,球茎大,直 1~2.5cm,白色蛋黄白色地上矮小, 高8~15cm, 从基部或鳞片腋中生出多数小分支,细软丛生。 具长柄,二回三出复叶,第二回裂全缘,很少端栉状分裂,裂或宽总状花序生;苞片披针或长全缘或较少有细齿裂; 淡蓝色,横着于细小花梗上;花萼小,早落;花冠长1.2~1.5cm,上面花瓣全缘端微凹,凹部中央奶油小细尖,下面花瓣基部有小突起;雄蕊6。蒴果卵形,有长柄,下垂。期 4月,果期 5月。

生长于林下或林缘。

分布于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等地。

罂粟植物,以块茎入药,有理气止痛的作用,痛等,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陕西汉中。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元胡延胡索含有多种生物碱:d—紫堇碱(d—corydaline),dl—四氢巴马亭(dltetrahydropalmatine),原鸦片碱 (protopine),l—四氢黄连碱(1—tetrahydrocoFtisine),d1—四氢黄连碱(dltetrahydrocoptisine),黄连碱(coptisine)等。齿延胡索含有紫堇碱,四氢巴马亭,比枯枯灵(bicuculline)等。

[药材状与质量] 块茎呈不规则的扁球,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不规则网状细皱纹,上端多数凹陷,有痕,底部中央稍凹陷呈脐状。质坚脆,断面金黄色至黄棕色,角质样,有光泽。以个大、饱满、皮细、质坚、断面金黄色、角质样、有光泽者为佳。

[采制]延胡索在5—6月间植株完全枯萎后5—7天采挖,并装进竹箩里,洗净,放入水中略3—6分钟至块茎部中有芝麻样小白点时为度,立即捞起晒干。齿延胡索一般在植物生长末期或期采挖。

[性味功能] 元胡味辛、苦,性温。有瘀,利止痛的功能。

[治用法]用于全身各部气滞瘀之痛,痛经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水服。

[用量]:3~15克。:0.35~13.5克。外用:适量。

药理作用

元胡动物实验明,紫堇碱、四氢巴马亭有镇痛作用,四氢巴马亭镇痛指数较高。四氢巴马亭对大脑皮层皮层下的电活动都能抑制,尤以皮层运动区较为敏感。去氢紫堇碱能保护大因饥饿或注射可的松平等所产生的实验性溃疡,减少液分泌,降低酸及蛋白酶的量。

医疗用途

罂粟植物,以块茎入药,有瘀,理气止痛的作用,痛、痛经、跌打损伤等,分布于江苏、浙江浙江

一.饮加工

研究明,产地制元胡个的总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含量均高于传统的制药(药典法)。经方差分析表明,两种法间差异显著(P<0.01),说明产地制元胡个优于传统制法,且加工步骤

元胡简单,效率高。还有人对元胡产地制元胡个法的三个要因素通过正交设计进了筛选,得出了最佳案,即如以入药可将鲜元胡个用食烫至无白;若要提取生物碱浸膏制备中成药时,可将元胡个用1/2食水(食、水各半)烫至微沸。

元胡味辛、苦,性温。有瘀,理气止痛的功能。

二.治用法

用于全身各部气滞瘀之痛,痛经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水服。

:3~15克。:0.35~13.5克。外用:适量。

三.止痛功效

元胡的图片中医认为,元胡辛、苦泄、温通,既入分,又入分,既能中之,又能行气中之,通则不痛。临床实本品止痛作用较乳香没药五灵脂为强,为中药中的止痛良药,对脘作痛及腹痛尤为效捷,配伍应用效果更佳。例如,配川楝子,用于气滞瘀、脘疼痛;配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乌药等用治疝气痛;配当归川芎桂枝赤芍用于四肢滞疼痛;配当归川芎白芍香附等,用于痛经。元胡一般制后捣碎入药,可提高有效成分在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增强疗效。

研究实,元胡中可分离出15种生物碱,其中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作用,尤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镇静作用最为显著。它是一种消旋四氢棕榈碱,与黄连素为同一类型的分子结构。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又能对抗苯丙胺和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延胡索乙素还具有抗5-HT的作用。延胡素乙素还可使甲状腺重量增加。去氢延胡素甲素,可增加冠流量及养性流,防止。皮下注射去氢延胡索甲素,对大的实验性溃疡,特是幽门结扎或阿斯匹林诱发的溃疡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液分泌及酸均有抑制作用。

四.中成药品

元胡搽

1、作用类:本品为外科疖类非处方药药品。

2、功能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适用于疖肿轻症。

3、用法用量:外用。用温水清洗,再将药涂于患处,涂药时要超过浮肿面,一日1~3次。

4、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药,服;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皮肤破溃处用;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孕妇慎用;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或已破溃者应到医院就诊;本品有沉淀,用前摇匀;本品药色浓,为不污染衣物,用药后可在患处盖一层纱布,用布粘好,涂药后切勿沾水,严电、烤及物理疗法;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对本品过敏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规格:每瓶装5毫升

6、标准来源:WS-5527(B-0527)-2002

元胡止痛

1、处延胡索制)445g白芷223g 料为淀粉,滑石粉、硬脂酸镁、明胶、蔗糖、食用色素(柠檬黄)、白

2、性状:本品为色糖衣(或薄膜衣),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香,味苦。

3、制法:上二味,取白芷166g,粉碎成细粉,剩余的白芷延胡索粉碎成粗粉,用三倍量的60%乙醇浸泡24小时,加热回流3小时,收集提取液,再加二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收集提取液,并二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4、功能与治:理气,活,止痛。用于气滞瘀的痛,胁痛头痛痛经等。

5、用法与用量:服,一次4~6,一日3次,或遵医嘱。

6、注意事项:忌食生冷食物;本品不宜用于虚证痛经,其表现为期或后小隐痛喜月经质稀或色淡,伴有头晕心悸气短等症者;服药中如出现皮疹,胸闷,憋过敏症状者应停药去医院就诊;重度痛者或服药后痛经不减轻,应去医院就诊;痛经并伴有其他妇科疾病者,应去医院就诊;照用法用量服用;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止服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贮藏:密封。

物种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易危(VU)。

植物文化

元胡《本草纲》中记载:荆穆王妃胡氏,因食荞麦着怒,遂病脘当不可忍。医用吐下行气化滞诸药,皆入即吐,不能奏功。大便三日不能,因思《雷公炮炙论》云:痛欲死,速觅延胡。乃以玄胡索三钱,温调下,即纳入,少顷大便而痛遂止。元胡,又延胡索、玄胡,性温、味辛、苦。入,有活行气、止痛之功效。其止痛作用显著,作用部位广泛,且持久而无毒性,是一味比较优良的止痛药。 元胡始载《宝本草》,言其“,产后诸病因为者;妇人月经不调,中结块,崩中淋,暴冲上,因损下,或摩及服”。《汤液本草》言其“治心气腹痛,有”。清代天士用元胡配行气药,治女人阻少腹痛。《妇科大全》之延胡索,用治妇人气滞腹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