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杨树花

杨树花梧树,杨树吊。可直接抑杀病原体,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抗免疫抑制,调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缓解畜禽发病期间的各种应激反应,使动物及括约张力提高中药化成分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β-D-glucoside),杨梅树皮素 3-β-D-半乳糖甙(myricetin-3-β-D-galacloside),木犀草素-7-......
目录

化学成分

中药化成分

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β-D-glucoside),杨梅树皮素 3-β-D-半乳糖甙(myricetin-3-β-D-galacloside),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luteolin-7-β-D-glucoside)。

采集炮制

采集加工

春季现蕾时,分批摘取雄花序,鲜用或晒干。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或切碎。

贮干容器,置通处。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1) 毛白杨 雄花序长条状,长6-10cm,直径0.4-1cm,多破碎,表面红棕色或深棕色芽鳞多紧抱而成杯状,单个鳞片卵形,长0.3-1.3cm,边缘有细毛,表面略光滑。花序轴上具多数带雄蕊花盘花盘扁,半或类,深棕褐色;每雄花雄蕊6-12,有的落,丝短,花药2室,棕色苞片或宽卵,边缘深尖裂,具 长白柔毛。体轻。微,味微苦、涩。

(2)加拿大杨 雄花序较短细。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芽鳞常分离成梭,单个鳞片卵形,长可达2.5cm,光滑无毛。花盘棕色深黄棕色雄蕊15-25枚,棕色或黑棕色,有的落。苞片宽卵扇形,边缘呈条状或丝状分裂,无毛。体轻,微,味微。 以花序粗长、 身干、完整者为佳。

粉末特征

(1) 毛白杨 苞片表面观、 外表皮细胞呈纵向延长的多边,垂 周壁平直或稍弯;非 腺毛,单细胞,长425-2288μm,宽13-28μm,壁厚3-7μm。花盘少数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直径6-14μm, 花粉纤维细胞壁具显著的螺纹样增厚。 花粉粒球或类球,直径20-40μm,外壁具极细的颗粒状纹饰, 萌发孔不明显。

(2)加拿大杨苞片表面观、外表皮偶见 不定式气孔;少数肉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3-17μm。无非 腺毛花盘多数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较大。花粉纤维细胞壁上的螺纹样增厚不显著。花粉粒球,直径12-35μm。

理化鉴

(1)取本品粉末各2g,各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1ml于试管中,滴加1%三氯化试液2滴,呈蓝黑色。(检查 酚类物质)

(2)取上述滤液滴于滤。纸上,干后用浓氨熏,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斑点显黄绿色荧光。(检查黄酮)

(3)取上述甲醇滤液,浓缩至2ml,取滤液1ml,加 镁粉少量与 浓盐酸数滴,显樱红色。(检查黄酮)

性状

本品呈,由若干小花组成,淡黄色或黄棕色,质疏松而柔软。无臭,味淡。

药材基源

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加拿大杨或同属数种植物雄花序。

性味

味苦,性

归经

大肠

用法用量

服:汤,9-15g。外用:适量,热熨。

药理作用

药理研究明:

1.杨树花可直接抑杀病原体;

2.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抗免疫抑制,调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缓解畜禽发病期间的各种 应激反应;

3.使动物及括约张力提高,抑制分泌机能,表现出收敛止泄作用。促进消化,促生长

4.杨树花的提取物具有降低固醇的活性。

主要功效

临床应用

临床用杨树花或其制细菌性痢疾、肠道疾病有显著疗效。

要用于:

1.防治家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变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病毒 起的家禽消化道感染。临床适用于上述病原所起的家禽精神萎顿、羽毛松乱、两翅下垂、怕冷、打堆;剖检病变:心包炎,周炎,纤维气囊炎、腹膜炎、关节炎,各种肠道出或体重下降等症状

2.迅速消除不明病因起畜禽的顽固性下痢,可治疗诊断不清的肠道疾病。如顽固性腹泻,粪便稀薄如浆糊状甚至水样,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液; 仔猪黄痢、白痢、传染性肠炎、中大猪水样稀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等病症;。

3.缓解畜禽各种疾病发病期间的各种 应激反应,补充氨基酸。可明显提高鸡的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腹泻病的发生。夏季还可提高鸡的抗热应激能力。

4.可作为病毒性疾病及球虫病的助治疗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