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杨梅树皮

杨梅树皮是植物的一种,生长于淮河以南流域,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互生;叶片长椭或倒披针,革质,长8-13cm,上部狭窄,先端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色稍淡,平滑无毛,有金黄色腺体。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互生;叶片长椭......
目录

植物形态

杨梅树皮图册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互生;叶片长椭或倒披针,革质,长8-13cm,上部狭窄,先端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色稍淡,平滑无毛,有金黄色腺体。雌雄异株雄花序常数条丛生于腋,,长约3cm,黄红色雄花具1苞,卵形,先端尖锐,小苞2-4卵形雄蕊5-6枚;雌花序为卵状长,长约1.5cm,常单生于腋;雌花基部有苞及小苞,子房卵形花柱极短。有2枚细长柱头核果,径约1.8cm,外果皮暗红色,由多数囊状体密生而成,果皮坚硬,径约9mm,含无胚乳种子1枚。期4月。果期6-7月。

杨梅树皮图册杨梅树皮图册

基本信息

杨梅树皮 (《纲》)

【来源】为 杨梅植物杨梅树皮。

【采集】春初,剥取树皮

【化成分】含杨梅树皮甙、杨梅树皮素、大麻甙;又含 鞣质。

性味】《江西民间草药》:性温,味苦辛涩,无毒

【用法与用量】服:汤,5~7钱;浸酒或入

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水熏洗。

【宜忌】《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生境分布:生长于淮河以南流域。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用治:治痢疾,跌打损伤,牙痛,汤伤,恶疮疥癞。

①《日华子本草》:汤洗恶疮疥癞。

②《纲》: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伤。

③《江西民间草药》:退,止泻痢。

选方

① 治 休息痢泄泻日久不止:杨梅树皮五至七钱。 水,分作三次,每次加白糖三钱调服,一日一。 (《江西民间草药》)

② 治 菌痢:鲜杨梅树皮、共一两,鲜南天竹五钱,子皮一钱半。将上药切碎,共放入砂锅,加水400毫升,至200毫升,滤取药液,在药渣中再加水300毫升,至100毫升,并两次药液为一日量。 每次服100毫升,每天服三次。亦可将一日量浓缩为60毫升,每次服20毫升。(《全展选编·传染病》)

③ 治跌打扭伤肿痛:杨梅树皮二两,百两金一两,烧一斤,同浸十天备用。用时以搽擦伤处。

④ 治眼生星:一杨梅树皮二至四两。 水,去滓,放面盆,熏患眼,一日一次。 二杨梅树皮适量。洗净切碎,加食盐少许,捣烂,做成如铜钱大的小讲,于手腕动脉处,约一小时取下。

⑤ 治 齿痛:杨梅树皮(或)五至七钱。 加清水汁,去渣,以汁两个蛋,及至蛋熟,先食蛋,后饮汁。 (③以下出《扛西民间草药》)

⑥ 治 臁疮杨梅树皮三两。捣烂水洗。 (《贵州民间方药集》)。

⑦ 治砒中毒绞痛,欲吐不吐,面青肢冷:杨梅树汤二、三碗,服之。 (《易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溢乳

下一篇 腋部肿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