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下垂乳房

女性在哺乳期后发生的乳房下垂,其下垂程度和妊娠哺乳的次数有,这要是因为哺乳期后,女性乳房萎缩,原间质中的纤维结缔组织由于在妊娠末期和哺乳期被乳汁充盈而延伸、拉长,这种情况在停止哺乳后,纤维结缔组织回缩不全,相对延长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激素过量分泌以及乳腺组织的靶细胞对激素刺激特敏感而起过度增生有。也有人认为可能和乳腺组织中某些未知的遗传因素如基因异常有。发......
目录

原因

下垂乳房原因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激素过量分泌以及乳腺组织的靶细胞对激素刺激特敏感而起过度增生有。也有人认为可能和乳腺组织中某些未知的遗传因素如基因异常有

病机

成人型女性乳房肥大症病理改变有如下特点:

1.大体态:肥大的乳房可平脐达膝,重量每侧可达到5~10kg,乳头下陷,表皮张,质地柔软,有时可触及大小不一的结。切面见灰红色增生的乳腺组织浅黄色,灰白的增生脂肪、纤维组织

2.组织态:肥大乳房要由过度增生的腺体、脂肪、纤维组织所构成。可见分支不多的小导管,偶见有小叶形成趋势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呈乳头状结构,上皮细胞胞浆中可见分泌空有人报告乳头状导管上皮增生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非典型增生,少数(1%~2%)可发展为乳癌。

检查

1.症状和体征

下垂乳房检查(1)乳房巨大:肥大的乳腺多呈下垂状或葫芦,其乳头多有下垂和移位,巨乳每个可达5000~6000g,甚至数十千克可平脐达膝。

(2)皮肤乳头改变:乳房表面皮肤张,可有色素沉着,乳晕增大,乳头可内陷

(3)活动受限:沉重的乳房可使病人活动不便,站立时有下坠感,平卧时有胸闷气急压迫感。颈酸痛,驼背突肚,姿势改变胸廓

(4)体检:一侧或双侧乳房较正常增大2倍以上。触之质在硬韧,弹力较大,一般难以触及明显的肿块。

2.临床分类

乳房肥大的分类是据乳房的状、腺体的致密度以及需要切除的组织量等因素划分的。

(1)据腺体的致密度分类:要有2种类型:

①肥大乳房:轻度下垂,上极丰满;腺体增生为;乳房皮肤弹性良好。

下垂乳房:明显下垂,上极扁平;脂肪增生为;乳房皮肤松弛。

(2)据需要切除的体积分类:0~200g:轻度肥大。200~500g:中度肥大。500~1500g:重度肥大。1500g:巨乳症

并发症:

由于乳房下区皮肤与胸部皮肤紧贴,汗液不能发,局部潮湿,常湿疹、糜烂及其他皮肤病

鉴别诊断

1.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

下垂乳房常可在乳房多处触及表面光滑、活动度大、质中偏硬、边缘清楚、与皮肤不粘的多发肿块一般生长缓慢,乳房有时可略增大,但一般无明显过度增大。如妊娠期或短期迅速增大,应考虑状囊肉瘤的可能,应及时手术。

2.乳房脂肪沉积

由垂体功能障碍起,常伴髋部的脂肪沉积过多等病象,通过近红外线扫描能鉴肥大的乳腺组织与过多的脂肪沉积。

1.症状和体征

(1)乳房巨大:肥大的乳腺多呈下垂状或葫芦,其乳头多有下垂和移位,巨乳每个可达5000~6000g,甚至数十千克可平脐达膝。

(2)皮肤乳头改变:乳房表面皮肤张,可有色素沉着,乳晕增大,乳头可内陷

(3)活动受限:沉重的乳房可使病人活动不便,站立时有下坠感,平卧时有胸闷气急压迫感。颈酸痛,驼背突肚,姿势改变胸廓

(4)体检:一侧或双侧乳房较正常增大2倍以上。触之质在硬韧,弹力较大,一般难以触及明显的肿块。

2.临床分类

乳房肥大的分类是据乳房的状、腺体的致密度以及需要切除的组织量等因素划分的。

(1)据腺体的致密度分类:要有2种类型:

①肥大乳房:轻度下垂,上极丰满;腺体增生为;乳房皮肤弹性良好。

下垂乳房:明显下垂,上极扁平;脂肪增生为;乳房皮肤松弛。

(2)据需要切除的体积分类:0~200g:轻度肥大。200~500g:中度肥大。500~1500g:重度肥大。1500g:巨乳症

并发症:

由于乳房下区皮肤与胸部皮肤紧贴,汗液不能发,局部潮湿,常湿疹、糜烂及其他皮肤病

缓解方法

1.非手术治疗

下垂乳房治疗(1)支托法:对于轻度乳房肥大者可用适的乳罩将其提起固定于胸壁,不需其他治疗

(2)中医中药治疗:熟地12g、山药42g、川萸肉9g菟丝子12g、淮牛膝12g、鹿角12g(烊冲)?甲12g(烊冲)12g当归12g、杭白芍12g、夏枯草12g、川贝9g、生牡蛎30g(先煎)、马前子3g(打碎先煎)。

2.手术治疗

对影响日常生活、动不便的巨乳症,据病人年龄及意愿,可单纯乳房切除术或乳房整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椰子瓤

下一篇 椰子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