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根
形态特征
大乔木,高15-30m,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簇生茎顶;叶柄粗壮,长达1m以上;叶片羽状全裂,长3-4m;裂片多数,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65-100cm,宽3-4cm;先端渐尖,革质。肉穗花序腋生,长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散生于下部;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cm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鳞片状,长3-4mm;花瓣3片,卵状长圆形,长1-1.5cm;雄蕊6,长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cm;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坚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15-25cm,先端微具3棱,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近基处有3萌发孔。种子1颗,种皮薄,紧贴着白色坚实的胚乳,胚乳内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主要价值
栽培技术
椰根是须根的浅根性树种,对水份反应灵敏,从沙床移至畦地时,往往因部份根系受到损伤使吸水机能减弱,导致叶子枯黄或枯死。椰根的种子含有营养丰富的胚乳,在发芽后一段时间内,可以不依靠外来养份而生长,所以在发芽生根初期较易移植。针对这一情况,发芽1个月后,根部只长出1—2条根时,就应择阴雨天气及时将沙床苗移植于畦地。为了节约用地和集中管理,我们的做法是,直接将沙床苗移植于营养袋培育一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半个月淋尿素水肥一次,浓度3—5%,第二年春再择阴雨天气将杯苗移植到畦地。椰根在幼龄期性喜偏阴,故夏季要置于荫蔽的环境,冬季需有稻草或薄膜复盖防霜越冬。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一年生苗高可达50—60厘米(自然高),地径2—4厘米。
生境分布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