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榆荚仁

榆荚仁,落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柔软,有毛,浅灰黄色互生,纸质;叶柄长2-10m,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卵形、椭卵形或椭披针,长2-8cm,宽1.2-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腋有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明显,9-18对。Yú Jiá RénUlmus pumila L.榆实(《本》......
目录

简介

拼音

Yú Jiá Rén

拉丁

Ulmus pumila L.

榆实(《本》),榆子、榆仁(《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

为榆科植物榆树果实种子

植物态详 榆白皮条。

采收和储藏

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翅,晒干。

原形态

放,簇年成聚伞花序,生于去年腋;花被,4-5裂;雄蕊花被同数,花药紫色;子房扁平,1室,花柱2。翅果或倒卵形,长1-1.5cm,宽0.8-1.2cm,光滑,先端有缺种子位于翅果中央,与缺相接;果柄长约2mm。期3-4月,果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

性状

性状鉴 翅果或倒卵形,直径1.2-1.5cm;先端有缺,基部有短柄,长约2mm。果翅类而薄,表面光滑,可见放射状纹。种子或卵,长1-1.5cm,直径约5mm,位于翅果上部或近上部,与缺的底缘密接。

化学成分

果实每百克含水分82克,蛋白质3.8克,脂肪1克,碳水化物8.5克,粗纤维1.3克,灰分3.5克;钙280毫克,磷100毫克,22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1毫克,尼克酸1.4毫克。

种子含油量18.1%。

性味

苦;微辛;性平

①《纲》:微辛,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酸,

功用主治

湿热,杀虫。 治妇女白带,小儿热羸瘦。 健脾;清热利水,消肿杀虫。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小儿热赢瘦;伤;疮癣

①《本草拾遗》: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②《医林纂要》:补,止渴,敛,杀虫匿。

用法与用量

1.服:汤,1.5~3钱;或入

2.服: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

选方

热瘦悴有虫:榆仁(去皮)。 黄连(去头)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猪胆七个,破取汁,与二药同和入碗,甑上九日,每日一次,候日数足,研麝香五分,汤浸一宿,蒸饼同和成绿豆大,每服五、七至一、二十,米饮下,无时。

(《小儿药直诀》榆仁)

食疗作用

1.健脾 榆钱果实中含有烟酸、抗坏酸等酸性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可健牌和, 治食欲不振

2.清热安 榆钱果实中含有大量水分、烟酸、抗坏酸及无机盐等,其中钙、磷含量较为丰富,有清热安之效,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

3.杀虫消肿 榆钱果实中的烟酸种子油有清热解毒,杀虫消肿的作用,可杀多种人体寄生虫,同时,榆钱还可通过利小便而消肿。

4.止咳化痰 榆钱味辛入,能清肺热,降,榆钱种子油有止咳化痰之功,故可用于治疗咳嗽稠之病症。

保健食谱

糖拌榆钱

榆钱80克,西红黄瓜子瓣各100克,白糖40克。将榆钱、西红黄瓜瓣洗净并沥水;西红黄瓜斜刀切成薄备用;瓣用小刀切去籽备用;取一个大平盘,将西红黄瓜均匀摆在盘中,榆钱放盘中,再均匀撒上白糖即可食用。此菜造型美观,质地细嫩,味酸甜,具有健消食,生津利水的功效。可用作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口干少津患者的助治疗。健康者食之可强身健体。

榆钱

榆钱400克,猪瘦肉IO0克。水发木耳50克,猪油500毫升。将榆钱、木耳洗净备用;猪瘦肉洗净切,放碗,加适量盐、黄湿淀粉拌匀;另取一小碗,加清汤、盐、油、黄麻油湿淀粉勾兑成芡汁备用;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加入猪瘦肉,捞出沥油;原锅留少许底油,加入葱、姜、蒜末煸香,放入肉、榆钱、木耳,翻几下,加入芡汁,翻均匀盛于盘即可食用。此肴有健脾,补虚安的功效。可用以治疗食欲不振,小儿热羸瘦,失眠等病症。

榆钱

榆钱800克,玉米粉150克,黄豆粉50克。将榆钱洗净,沥干水,放入大盘中,加豆粉、玉米粉、盐、味、葱段、姜末,并拌匀;锅加水置上,待水烧沸后,放入榆钱大盘,制15分钟取出食用。本菜色香味俱全,且质嫩糯,具有健脾助食的功效。适用于久病体虚,胃虚弱,食欲不佳等患者食用。

榆钱汤

榆钱100克,西红甜橙、白糖各50克,湿淀粉20克。榆钱洗净沥水,西红洗净去蒂切成薄甜橙切成薄备用;汤锅置旺上,加清水5O0毫升,放入榆钱、西红甜橙沸后,加入白糖,待糖溶化,用湿淀粉勾芡即成。本汤色美味香甜,具有健脾补虚,养之功效。可用作体虚羸瘦,咳嗽多,小便不利等患者助治疗。健康人食之既可增强体质,又可美容。

注意事项

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食。

文献选录

《本草拾遗》:“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宝庆本草折衷》:“疗小儿疮痂庀,及杀诸虫。”

《本草省常》:“养,下恶气,利水道,久食令人身轻不饥。”

山西草药》:“安,止带,助消化。”

《全国草药汇编》:“安健脾。治神经衰弱。”

文化欣赏

唐·施肩吾。《戏咏榆荚》:“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家,漫教夷处。”

宋·苏轼。《榆》:“我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

清·陈维崧。《河传弟九体·榆钱》:“荡漾,谁傍?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抛家离井若为怜?凄然。江东落絮天。”

历史传说。据《尔雅》记载,榆皮(榆白枌)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嘉佑年中,过丰,沛,人缺食,乡民多食此(榆皮)。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射脉菌

下一篇 榆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