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胸部沉重感

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绞痛较少,多为冠状动脉相对不足,以胸前或胸部沉重感多见.(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心脏的异常,称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但不少甲亢病人可同时伴有原来已存在的心脏病,如动脉硬化心脏病、压性心脏病、湿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有称感染可以是起甲亢心脏病的一个诱因。 动物实验业已明,甲状腺素可以肥厚。在临床观察中,原来有甲亢......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心脏的异常,称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但不少甲亢病人可同时伴有原来已存在的心脏病,如动脉硬化心脏病、压性心脏病、湿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有称感染可以是起甲亢心脏病的一个诱因。

动物实验业已明,甲状腺素可以肥厚。在临床观察中,原来有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在甲亢过处理治愈以后,其中60%其心脏病未特殊治疗也随甲亢的好转而缓解。甲亢心脏病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也可以是在原有其他病因所致心脏病的基础之上发生的,此时,甲亢仅仅是使原有心脏病的病情加剧的激发因素。

病理所见甲亢心脏病的无特异的病理变化。

(二)发病机

1.甲状腺激素心脏的作用

(1)甲状腺激素心脏的间接作用: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造成代谢亢进、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过多,流动力随之发生明显改变以适应高代谢状态。可使皮肤毛细管扩张,全身容量可增加10%以上;流速度加快,静回流量增加,因而心脏负荷量大大增加。心脏长期持续性负荷过重,功能和态均发生异常改变,出现代偿性心脏肥大,最后导致衰。要是衰竭常见,原因是回心血量增多,动脉室压力显著增加,加之储备能力较室差。

(2)甲状腺激素心脏的直接作用:①细胞膜侧面有甲状腺素受体,甲状腺素可直接作用于,加速代谢和耗氧过程;增加细胞钙的储存,使纤维中磷酸离子、酸、钙离子浓度增加,钾离子浓度降低,各种纤维不应期缩短,兴奋阈降低。这是甲亢病人发生房颤和其他律失常的一个原因。②代谢过程改变。甲状腺激素可激活细胞上ATP酶,使cAMP增加,激起类儿茶酚胺的作用,增加心脏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对缺氧的敏感性升高,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短暂性栓塞及微环障碍等,是造成绞痛的要因素。③甲状腺素的直接作用可使心脏活动加强即率加快、收缩力增强和耗氧量增加。这在初期具有适应的意义,但由于率持续地加速(包括在休息状态下),心脏舒张期明显缩短,恢复不完全,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使缺氧敏感性增加,造成收缩力减退。久之则心脏储备能力耗竭,可发生力衰竭。④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可起一定的病理性改变,如可见到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脂肪浸润纤维变性,甚至局灶性缺坏死,称之为甲亢性肌病。这些病理改变会造成甲亢性心脏病,尤其是律失常或传导异常的原因之一。

2.上腺素能活性增强 甲亢病人均有上腺素能和儿茶酚胺敏感性增加,可出现动过速及律失常等。

诊断

1.甲亢与律失常 甲亢时律失常最常见,包括窦性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动过速、室扑动、房纤颤,其中最常见者为房颤。据报道,大约有5%~15%甲亢患者并发房颤,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升高。部分病人可以房颤为惟一症状而就诊。一个大型研究提示,新近发生的房颤有近1%是由甲亢所致,而13%的原因不明的房颤也有甲亢的生化据,因此,对新近发生的房颤都应常规的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排除甲亢。偶见有甲亢并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甲亢所致的组织改变有可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及线粒体病理改变,当这些病理变化波及传导系统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甲亢房颤的病理生理基础尚未完全明了。多发性折返环路的成是房颤的基础。甲亢时细胞Na -K -ATP酶的活性增强,促进Na 外流,K 流影响细胞电生理。试验性甲亢时最显著的电生理异常是单个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缩短,结果房的电兴奋性增高,房颤即有可能随之发生。

2.甲亢与心脏增大 久而未治的甲亢可起突出的心脏状改变,包括房或室扩大、心脏重量增加、细胞肥大、纤维间隙增宽,这些改变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可以改善或逆转。甲亢心脏增大的原因:①高动力环状态:T3、T4升高起显著的流动力改变,表现为外周组织耗氧量增多,容量增加,输出量增高,心脏长期容量负荷过重,可致心脏扩大;②T3升高可直接促进蛋白质的成和细胞的生长肥大;③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可独立于或相加于儿茶酚胺的作用,增加了源性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通过β受体介导而致肥大;④素-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钠素(ANP)的作用,甲亢时周围组织管扩张,使流减少,有效灌注压下降,从而激活RAAS,导致水钠潴留,尽管ANP也升高,但不足以对抗已激活的RAAS。

3.甲亢与衰 据报道,甲亢患者充衰的发生率大约6%,年龄大于60岁,病程长者更易发生。衰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①甲亢时高动力环状态使负荷长期过重,可致心脏增大,输出量增加;②耗氧量增加,能量代谢障碍;③快速型律失常,尤其是房颤,致排出量下降;④RAAS激活可导致肥大和容量的增加。其衰的特点是以右衰为多见,也可发生左衰。我们曾对住院的68例甲亢心脏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分析显示:大部分患者表现有双侧房扩大,以左房更多见,尤其房颤者易出现左房扩大,双侧室扩大又以右室大明显;瓣膜反流现象常见,尽管有右衰存在,但衰射分数(EF)仍可在正常范围。少见有顽固性衰,可能为自身免疫相肌病所致。

4.绞痛和梗死 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绞痛较少,多为冠状动脉相对不足,以胸前或胸部沉重感多见,梗死者不多见,与冠痉挛、微环障碍和液流变异常有

由于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没有显著的特异性,所以易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混淆,造成临床上的误诊或漏诊,特在老年人中。一面,患者多有长期的心血管病史(如冠病、高病或病等),且甲亢的典型症状又缺如,就掩盖了甲亢性心脏病的表现,造成心血管治疗效果不佳甚或无效,同时也延误了甲亢的治疗时间;另一面,已确诊甲亢的患者,其心血面的症状是由其他疾病起的,却又被误诊为甲亢性心脏病,也会导致治疗效果的下降及治疗时机的延误,给病人造成生理、理及济上的损失。综面,甲亢性心脏的诊断标准应包括:①确诊为甲亢;②甲亢伴有1项或1项以上的心脏异常;(包括律失常、心脏扩大、力衰竭、二尖瓣垂伴心脏病理性杂音);③排除其他原因起的心脏病;④正规抗甲亢治疗后,心血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鉴别

1.冠甲亢性心脏病尤中、老年患者,伴有绞痛、房纤颤和电图改变时常易误诊为冠病。因此,对具有诊断冠病标准的中、老年人,虽无典型或明显的甲亢征象,如有下列情况时,应进一步做有甲亢面的检查:

(1)绞痛、阵发房纤颤或电图改变,扩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

(2)长时间丧失劳动力之后发生衰。

(3)有不可解释的消瘦腹泻脂明显降低者。

(4)有代谢升高与交感神经兴奋的征象。

(5)伴有甲亢的症状,如多汗、焦虑、兴奋、失眠(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的表现)以及周期性瘫痪或明显无力等。

2.房纤颤 甲亢性心脏病因房长期承受过度负担,易于发生房纤颤,这与压病的二尖瓣狭窄发生房纤颤的机制相似。冠病等其他心脏病也可发生房纤颤。甲亢所致房纤颤有如下特点:以45岁以上的甲亢患者较为多见;初为阵发性,继之窦性律与阵发性房纤颤交替出现,最后可发展为持续性房颤;房颤多为快速型,室率甚快多>130次/min,而冠病房颤室率常<130次/min;对洋地黄反应差,用一般律失常药物无效;病程长;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甲亢后房纤颤可随之消失。甲亢被控制后并药物转复仍不消失,则要考虑有无冠病。要注意找甲亢症的各据,并除外或实其他起房颤的心脏病,多可做出鉴

3.力衰竭 甲亢性心脏病出现衰者以衰竭为,伴发房纤颤者易发生力衰竭;在衰时因心脏扩大,可出现二尖瓣反流与狭窄的杂音,可伴有尖区舒张期杂音与动脉区第二音增强,这种情况往往被误诊为湿心脏病二尖瓣病、三尖瓣反流等。

4.湿心脏病 甲亢病人尖部无震颤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动脉区更为响亮。尖部杂音不向腋下传导,且很少舒张期杂音,一般也不发生部感染、急性水肿细菌性膜炎等并发症,对洋地黄反应也不佳,湿心脏病人则相反

虽然大部分甲亢病人很少有舒张期杂音,但少数病人则可能存在舒张期杂音,这时需与二尖瓣狭窄的病人相鉴

5.其他 如甲亢时代谢旺盛,可有动过速和低热症状,且因分解代谢亢进,出现关节酸痛等症状,可被误诊为湿热;甲亢时机体耗氧量增加,有时因肌病造成呼吸性无力,可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也可被误诊为病;甲亢时胸骨左缘或底部收缩期杂音,如同时伴有甲亢性肢端病如杵状指()者,亦可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甲亢时易出现律失常,如室上速、房颤、房早、偶尔可发生预激综征的电图表现,而误诊为预激综征;淡漠型甲亢的临床表现近似甲状腺功能减退,此型甲亢易伴发甲亢性心脏病,也易被误诊为各种心脏病。因此,要提高对甲亢性心脏病的警觉,对病人出现的多系统的症状应认真全面分析,减少误诊。

预防

键在于对甲亢做出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适当治疗,对有早期甲亢性心脏病迹象的患者应尽快控制甲亢。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