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心动过缓

动过缓(bradycardia),又称率过缓,是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常成人的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如果低于60次称为动过缓。有些患者平时的基础率偏慢,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甚至低于50次,平时有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状。有些患者平时率可表现为正常,动过缓可突然出现,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前区有冲击感,严重......
目录

常见疾病

心动过缓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窦性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还可见于病态窦房结征、急性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率作用的药物等。

1.全身性疾病

性感冒、伤寒甲状腺机能减退、白喉恢复期、阻塞性黄疸压增高、某些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垂体功能减低、钾、碱中毒食管憩室、抑郁症,都可窦性动过缓。

2.药物性

一些药物像β-受体阻滞平、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胍乙啶、吗啡洋地黄奎尼丁、异搏定、新斯的明、麻醉药等,可窦性动过缓。

3.心脏管性疾病

急性梗死,炎、膜炎、心包炎侵及窦房结,慢性缺心脏病,窦房结炎症,窦房结动脉栓、扩张、炎症,某些肌病淀粉样变性法洛四联症或大管错位术后,微生物累及心脏,出进入窦房结,家族性窦性动过缓,累及心脏抑制中枢或加速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动过缓的发生。

鉴别诊断

律不齐相鉴律不齐是由于心脏病变导致心脏博动异常的病理现象。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律不齐发生机制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率增快,呼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率变慢。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律转为规整。

检查方法

心脏听诊、电图检查等。

治疗原则

动过缓急性发作时,除针对原发病因治疗、停用可减慢率的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上腺素提高率。对于率在每分钟40次或者更慢者,药物提高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心脏起搏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