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食管间隙形成肿块

食管间隙成肿块常见于食管癌。食管癌是(esophagealcarcinoma)人类常见的恶性肿占所有恶性肿的2%,占食管的90%以上,在全部恶性肿死亡回顾调查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是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的最常见的恶性肿之一。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
目录

原因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不明。显然,环境和某些致癌物质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一)亚硝胺类化物和真菌毒素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国也已成功地应用甲苄亚硝胺、胺酸乙酯亚硝胺、甲戊、亚硝胺和二乙基亚胡胺等诱发大食管癌。我国调查发现,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显著增高,且和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这些物质在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二)食管损伤、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食管损伤及某些食管疾病可以促发食管癌。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癌变。流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居民有进食很烫的饮食、饮烈、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这些食管粘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动物实验明,弥漫性或局灶性上皮增生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

(三)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是食管癌高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但大多养不良的高发地区,食管癌并不高发,故这不可能是一个导因素。

(四)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性聚集现象。在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调查发现,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1/4~1/2。在高发区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高,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

(五)肥胖因素澳大利亚昆士兰医研究中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食管癌发生率为体重正常者的6倍。(Gut2007年10月11日在线发表)Whiteman等人进了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共纳入367例食管腺癌患者、426例腺癌发生于-食管交界处的患者以及1580对照者。研究结果显示,个体食管腺癌的发病危险随体重指数(BMI)的增加而增加(P0.001)。BMI40kg/m2(OR=6.1)者,相对于体重正常者(BMI为18.5~24.9kg/m2),其食管腺癌发病危险最高。另外,男性肥胖食管腺癌的发病危险(OR=2.6)高于女性肥胖者(OR=1.4);年龄50岁的肥胖者发病危险(OR=7.5)高于年龄50岁的肥胖者(OR=2.2)。有食管反流症状频发的肥胖者,其发病危险(OR=16.5)显著高于无症状肥胖者(OR=2.2)或有反流症状肥胖者(OR=5.6)。在腺癌发生于-食管交界处的肥胖者中,也观察到了相似的联,但是联的程度较小。该研究提示,肥胖本身增加个体食管腺癌的危险,尤其是对男性而言。有食管反流症状频发的肥胖者更容易患食管腺癌。

检查

一、食管癌早期有如下表现:

(1)吞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梗噎感:在早期,这种症状极其轻微不妨碍进食,可自消退,但数日后又可出现,如果多次反复出现,并逐渐加重,应高度重视。

(2)吞时痛感:在吞水或吃东西时,总感觉胸骨后有定位性疼痛。吞过后,这种感觉将会逐渐消退。疼痛的部位有时相当模糊。约40%的病人有程度不等的疼痛症状

(3)食道异物感:平时感觉食道好像有残存饭粒、菜屑附贴在食管壁。大约有10%的患者早期曾有这一症状,这是由于食管粘膜皱壁肿胀,局部充、上皮增厚或粗糙起的。

除了上述三类症状外,早期食管癌还可能有剑突下隐痛、钝痛、胸骨后闷胀,自觉部不适,部疼痛等等,这些症状远不如前三类症状多见。

二、食管癌的后期症状

1.下困难:进下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

2.食物反应:常在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液与脓液。

3.其他症状:当癌肿压迫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神经起呃逆或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气管可出现气急干咳;侵蚀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

鉴别诊断

食管间隙成肿块的鉴诊断:

(一)食管责门失弛缓症

患者多见于年轻女性,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食管钡餐检查可见食管下端呈光滑的漏斗型狭窄,应用解痉时可使之扩张。

(二)食管良性狭窄

可由误吞腐蚀食管灼伤、异物损伤、慢性溃疡起的瘢痕所致。病程较长,下困难发展至一定程度即不再加重。详细询问病史和X线钡餐检查可以鉴

(三)食管良性肿

要为少见的平滑,病程较长,下困难多为间歇性。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食管、卵或分状的充盈缺损,边缘整齐,周围粘膜纹正常。

(四)癔球症

多见于青年女性,时有部球样异物感,进食时消失,常由精神因素诱发。本症实际上并无器质性食管病变,亦不难与食管癌鉴

(五)缺性假膜性食管

多为女性,除下困难外,尚可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舌炎酸缺乏和反甲等表现。

(六)食管周围器官病变

纵隔肿动脉甲状腺肿大、心脏增大等。除纵隔肿侵入食管外,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食管有光滑的压迹,粘膜纹正常。

一、食管癌早期有如下表现:

(1)吞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梗噎感:在早期,这种症状极其轻微不妨碍进食,可自消退,但数日后又可出现,如果多次反复出现,并逐渐加重,应高度重视。

(2)吞时痛感:在吞水或吃东西时,总感觉胸骨后有定位性疼痛。吞过后,这种感觉将会逐渐消退。疼痛的部位有时相当模糊。约40%的病人有程度不等的疼痛症状

(3)食道异物感:平时感觉食道好像有残存饭粒、菜屑附贴在食管壁。大约有10%的患者早期曾有这一症状,这是由于食管粘膜皱壁肿胀,局部充、上皮增厚或粗糙起的。

除了上述三类症状外,早期食管癌还可能有剑突下隐痛、钝痛、胸骨后闷胀,自觉部不适,部疼痛等等,这些症状远不如前三类症状多见。

二、食管癌的后期症状

1.下困难:进下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

2.食物反应:常在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液与脓液。

3.其他症状:当癌肿压迫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神经起呃逆或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气管可出现气急干咳;侵蚀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

缓解方法

一、预防对策:

不吃发霉变质食物;不吃过热、过烫食物,粥以50℃以下为好;防止水源污染、改善水质;不吸烟、不饮烈性;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多吃蔬菜水果,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易感人群监视,普及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

二、食管癌与饮食:

1、吃肉不要过多,因肉中脂肪含量高,可以多吃些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2、咸菜、咸肉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应少吃。

3、发霉的米、面、生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黄霉素,一旦发现,应弃之不吃。

4、做米饭、粥之前要把米淘洗干净,以减少霉变对身体的损害。

5、炸食物会加大厨房的污染,使人易得肺癌

6、水缸里的存水应当隔2~3天更新一次,不要总留存,因为存留在缸底的沉积物中的细菌可使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致癌的亚硝酸盐。

7、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鲜枣、红薯等。

8、熏烤的、肉、香肠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烟焦油,应少吃。菜时油不要放得太多,研究表明,乳腺癌大肠癌、卵巢癌的发生都与脂肪摄入太多有

9、不要图便宜买不新鲜或腐烂的蔬菜和水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