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乳房红肿热痛

乳房红肿热痛是典型的炎症的临床表现,如果乳房部出现了红肿热痛,则很大可能是患了乳房的炎症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综征等。此外,还需警惕炎性乳癌的可能。急性乳腺炎是乳房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常发生于哺乳期,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汁淤积史,乳房部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多伴有明显的发热等全身症状,成脓后可自溃破或切排脓,脓出则红肿热痛消退;乳腺导管扩张综征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生......
目录

原因

1.细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间及腺小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环播至乳房,起发病。

2.乳汁淤积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

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

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

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入侵,并且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组织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检查

乳腺自检

1、对镜自照法:面对镜子,两手叉,观察乳腺的外。然后,再将双过头,仔细观察两侧乳腺的状及轮廓有无变化,乳腺皮肤有无红肿、皮疹、浅静怒张、皮肤褶皱、橘皮样改变等异常,观察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否有抬高、回缩、凹陷,从乳头里有无分泌物溢出,乳晕色是否改变。最后,放下两,双手叉,两肘努力向后,使胸部肉紧绷,观察两侧乳房是否等高、对称。

2、平卧触摸法:平躺,右过头,并在右肩下垫一小枕头,使右侧乳腺变平。将左手四指并拢,用指端掌面检查乳腺各部位是否有肿块或其他改变。

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指)指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乳房,在左乳房作顺或逆向前逐渐移动检查,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状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同时,一并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最后,用拇指和食指间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排液。如发现有混浊的、微黄色性溢液,应立即就医。

3、淋检查法:淋时,因皮肤湿润更容易发现乳腺问题。法是用一手指指端掌面慢慢滑动,仔细检查乳腺各个部位及腋窝是否有肿块。

女性朋友在乳腺自查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的。

鉴别诊断

乳房红肿热痛的鉴诊断:

1、乳房胀痛:女性在不同时期由于生理或病理变化起的乳房胀痛。常常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

2、乳腺刺痛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状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部、上肢等处放射。

3、乳腺胀痛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状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部、上肢等处放射。

4、乳痛症: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simpleepithelialhyperplasiaofmammaryglands),又叫乳痛症,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病变。1922年Bloodgood首先描述,1928年Semb注意到此病表现为乳房疼痛并有肿块,称为单纯性腺纤维病。1931年Beatle称之为乳腺单纯性脱皮性上皮增生症;1948年Gescnickter称之为乳痛症(mastodynia)。一直沿用至今。

诊断

1.病史

哺乳期的妇女有乳汁淤积乳头皲裂,不良哺乳习惯等。

2.临床表现

哺乳期妇女出现一侧乳房局部胀痛,皮肤红、肿、热或有肿块、压痛,甚至出现寒战、高热、全身疲乏无力,局部脓肿时有波动感。而不同时期的乳腺炎有各自的特点:

(1).急性单纯性乳腺炎

初期,乳房胀痛,皮温高,压痛,因乳汁的淤滞,静和淋巴的回流不畅,乳房局部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此阶段如能正确处理,则炎症可消

(2).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硬结明显,触痛加重。病人寒战、高热、头痛无力快等全身中毒症状。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

据上面病史和临床表现和助检查来确定诊断。

缓解方法

加强产前产后卫生宣传,指导产妇保护乳头,帮助哺乳妇女掌握正常的哺乳法是预防哺乳急性乳腺炎的有效措施。

1.妊娠期乳房卫生

妊娠最后2个月,常用肥皂水或清水擦洗乳头;或用70%(或烧)棉球涂擦乳头、乳晕,以加强乳头的抵抗力。因去油脂,长期使用可使乳晕腺、皮脂分泌减少,起乳头干,造成皲裂,故不能长期使用。

2.矫正乳头凹陷

妊娠中期就要设法纠正乳头凹陷。可用小盅扣罩乳头,外用布带固定。或用吸乳器吸,1~2次/d。也可乳房按摩,或常用手牵拉。

3.正确哺乳

每次哺乳时应双侧乳房轮流哺喂,并不断改变抱婴姿势,使乳腺管充分吸空。

4.保持乳汁排出通畅

乳汁的淤积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故应定时哺乳哺乳后要排尽剩余乳汁。可用吸奶器或手按摩挤出,使乳汁排空。为了预防乳汁过稠,发生凝乳阻塞乳管,要鼓励哺乳妇女多次饮汤水饮食。

5.及时处理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可起疼痛,影响哺乳,可用黄柏白芷各半研末,再用香油或蜂蜜调匀后涂患处。或涂以次碳酸铋搽(碱式碳酸铋4g研末,加植物油6mg),也可涂安息香酊,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喂育婴儿。

6.加强婴儿口腔护理

注意婴儿口腔的清洁,可每天用清水轻擦婴儿口腔黏膜和龄1~2次;不让婴儿含乳而睡。

7.断乳适应

如病人有高烧或脓肿成,应停止哺乳一侧或双侧断乳,以防感染的乳汁对婴儿影响。断奶前可用生山楂30g、生麦30g、枇杷叶15g,汤代;或己烯雌酚5mg,3次/d,服;或用苯甲雌二醇2mg,2次/d;注射或予50%硫酸镁30ml顿服,均至回乳为止。用芒硝60g装入纱布袋中,外乳房,湿时更换。放于一侧乳房,仅使一侧乳房断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乳房硬化

下一篇 食管腔狭窄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