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玉米轴

玉米轴是一种中药,为禾本科玉蜀黍植物玉蜀黍的穗轴。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也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具有健脾湿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泻痢、小便不利、水肿、脚、小儿夏季热糜烂。穗轴。味甘,性平。归膀胱健脾湿。用于消化不良,泻痢,小便不利,水肿,脚,小儿夏季热糜烂。1、治水肿、脚:包谷60g,枫香果30g。水服。(《贵州草药》)2、治肠炎痢疾玉米存性......
目录

入药部位

穗轴。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膀胱

功效

健脾湿

主治

用于消化不良,泻痢,小便不利,水肿,脚,小儿夏季热糜烂。

相关配伍

1、治水肿、脚:包谷60g,枫香果30g。水服。(《贵州草药》)

2、治肠炎痢疾玉米存性90g,黄柏粉60g。共研细末,温冲服,每服3g,每日三次。(《食物中药与便》)

3、治婴儿疮:红包谷烧灰调麻油。(《重庆草药》)

4、治尿急频,尿急尿道灼痛玉米芯、玉米各60g。水去渣加适量白糖,每日2次分服。(《食物中药与便》)

用法用量

服:汤,9-12g;或存性研末冲。外用:适量,烧灰调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种子后收集,晒干。

植物特征

一年生高大草本。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4米,基部各支柱叶鞘具横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叶片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基部状,无毛或具疵柔毛,中脉粗壮,边缘微粗糙,生雄性花序大型,轴与总状花序轴及其腋间均被细柔毛;雄性小穗孪生,长达1厘米,小穗柄一长一短,分长1-2毫米及2-4毫米,被细柔毛;两颖近等长,膜质,约具10,被纤毛;外稃内稃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花药黄色;长约5毫米。雌花序被多数宽大的鞘状苞片所包藏;雌小穗孪生,成16-30纵排列于粗壮之序轴上,两颖等长,宽大,无,具纤毛;外稃内稃透明膜质,雌蕊具极长而细弱的线形花柱颖果或扁球,成熟后出颖和稃之外,其大小随生长条件不同产生差异,一般长5-10毫米,宽略过于其长,长为颖果的1/2-2/3果期秋季。

生长环境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

相关论述

1、《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乳核,治水痢。”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玉米须

下一篇 玉米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