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益母草

益母草 益母草(拉丁:Leonurus artemisia (Laur.) S. Y. Hu F)又芜蔚、红花艾、苍明、贞蔚,植物益母草一年生或两年粗北草本植物益母草直立,钝四棱,微具槽,有倒向糙伏毛,多分枝,或仅于中部以上有能育的小条;轮廓变化很大,花序最上部的苞近于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中部轮廓为菱形,较小,通常分裂成3个或偶有多个长线形的裂,基部狭楔形下......
目录

入药部位

植物全草入药。

性味

苦、辛,微

归经

心包膀胱

功效

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恶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相关配伍

1、堕胎小蓟益母草五两。水二大碗,汁一碗,再至一盏,分二服,一日服尽。(《圣济总录》)

益母草2、产后晕,心气欲绝:益母草研汁,服一盏,绝妙。(《子母秘录》)

3、产后不下者:益母草汁一小盏,入温服。(《圣惠》)

用法用量

9~30g;鲜品12~40g。

禁忌

孕妇慎用。

炮制

采集加工

益母草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茂盛、或初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炮制

1、鲜益母草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

2、干益母草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略润,切段,干

生理特性

益母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cm。直立,单一或有分枝,四棱,被微毛。对生;叶形多种;叶柄长0.5~8cm。一年生植物基生具长柄,叶片略呈,直径4~8cm,5~9浅裂,裂具2~3钝齿,基部心形中部有短柄,3全裂,裂披针,中央裂常再3裂,两侧裂再1~2裂,最终宽度通常在3mm以上,先端渐尖,边缘疏生锯齿或近全缘;最上部不分裂,,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具8~15朵;苞片针刺状,无花梗花萼,外面贴生微柔毛,先端5齿裂,具刺尖,下2齿比上2齿长,宿存;花冠,淡红色紫红色,长9~12mm,外面被柔毛,上与下几等长,上全缘,边缘具纤毛,下3裂,中央裂较大,心形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面近中部,丝疏被鳞状毛,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坚果褐色三棱,上端较宽而平,基部楔形,长约2.5mm。期6~9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河滩草丛中及溪边湿润处。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鉴别

药材性状

益母草1、鲜益母草:幼苗期无,基生心形,5~9浅裂,每裂有2~3钝齿前期,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0.2~0.5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掌状3裂,上部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裂全缘或具少数锯齿微,味微苦。

2、干益母草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落。轮伞花序腋生,小花紫色花萼筒状,花冠。切段者长约2cm。

性状

益母草:呈不规则的段。,四面凹下成纵沟,灰绿色或黄绿色。切面中部有白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轮伞花序腋生,棕色花萼筒状,花冠微,味微苦。

相关论述

益母草1、《本草纲》:益母草、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阴风热,明,调女人经脉,则单用茺蔚子为良。若治肿毒疮疡,消水妇人胎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盖其专于,而子则中有补故也。

2、《本草求真》:益母草(专入心包)。一茺蔚。辛微苦。功能入心包。消水。去瘀生新。调解毒。

3、《本草备要》:通瘀血,生新辛微苦。入手、足厥阴(心包)。消水,去瘀生新,调解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皮下气肿

下一篇 排痰无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