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subcutaneousemphysema
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皮下气肿,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可引起气体在皮下组织内移动,可出现捻发感或握雪感。用听诊器按压皮下气肿部位时,可听到类似捻动头发的声音。胸部皮下气肿多由于肺、气管或胸膜受损后,气体自病变部位逸,积存于皮下所致。亦偶见于局部产气杆菌感染而发生。严重者气体可由胸壁皮下向颈部,腹部或其他部位的皮下蔓延。
病因
这种病态是由于管理不当、粗暴捉拿,使颈部气囊或锁骨下气囊破裂,或因其他尖锐物刺破气囊而使气体溢于皮下,形成皮下气肿。此外也可因肱骨、乌喙骨和胸骨等有气腔的骨骼发生骨折时,使气体窜入皮下。
(一)发病原因
胸壁皮下气肿一般都继发于胸骨和(或)肋骨骨折伴气胸,尤其多见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张力性气胸病人,也可并发于气管、支气管、肺及食管损伤。偶见继发于内镜检查损伤。
(二)发病机制
胸部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常伴有皮下积气,空气通过受损部位进入皮下组织通常有3种途径:①气胸同时伴有壁层胸膜受损时,胸腔内空气即可通过受损部位进入胸壁皮下组织;②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破裂时,空气可直接从破裂口进入纵隔,再经胸骨上凹扩散至颈、面和胸部皮下组织;③空气直接通过胸壁体表伤口进入皮下组织。
症状
颈部气囊破裂,可见颈部羽毛逆立,轻者气肿局限于颈的基部,重者可延伸到颈的上部,并且在口腔的舌系带下部出现臌气泡。若腹部气囊破裂或由颈部延到胸腹部皮下,则胸腹围增大,确诊时胸腹壁紧张,扣诊呈鼓音。如不及时治疗,气肿继续增大。病人表现精神沉郁,呆立,呼吸困难。
诊断
一般皮下气肿病人无自觉症状,惟一对病人的影响是睁眼困难。纵隔气肿病人常诉胸闷或胸骨后疼痛,也可出现声音嘶哑。皮下组织肿胀,触之有海绵样感觉和捻发音及踏雪感。如果闻及粗糙的嘎吱声伴随心跳同时出现,为纵隔气肿时所见。严重的纵隔气肿可影响静脉回流,出现颈静脉扩张、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甚至心力衰竭的表现。
胸部损伤后胸壁皮肤肿胀,用手指轻压若触到海绵感觉和捻发音,表明有皮下气肿,一般不易漏诊或误诊。仔细的临床观察有利于弄清气肿的来源。气肿如果首先表现在颈部,则应考虑其来源可能为纵隔气肿。在胸壁首先出现气肿的部位往往是肋骨骨折的部位。X线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查明气肿的来源。
防治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