礜石
基本简介
【异名】礜(《山海经》),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本经》),白礜石、鼠乡、泽乳(《吴普本草》),太白石,石盐(《别录》)。
【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毒砂的矿石。
单斜晶系。
晶体完好,形状常为柱状、棒状、针状等,晶面上有条纹,双晶常呈十字形。
集合体为粒状、致密状。
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解理依柱面。
断口参差状。
硬度5.5~6。
比重5.9~6.2。
在木炭上烧之,生成三氧化二砷而升华,伴有蒜臭,煎熔成磁性小球。
产于高温热液矿床中。
化学主要成分
夹杂物一般较少。
但亦有含少量钻、锑及铜的。
【性味】辛甘,热,有毒。
①《本经》:味辛,大热。
②《吴普本草》:神农、歧伯:辛,有毒。
黄帝:甘,有毒。
李氏:大寒。
③《别录》:甘,生温、熟热,有毒。
宜忌
选方内容
(《补缺肘后方》) ②治疟疾寒热,脾脏肿大:礜石研末,制为丸,如绿豆大。
每服一粒,开水送下,未效者量可稍增。
(《矿物药与丹药》) ③治小儿眼疳,生翳膜遮睛,欲失明:礜石一分,石决明一分,甘菊花一分,甘泉水一分,夜明砂一分(微炙),黄连一分(去须)。
上为细末。
(《普济方》礜石散) ④治久疥癣:礜石、水银、蛇床子、黄连各一两。
上四味为末,以猪脂七合和搅,不见水银为熟。
敷之。
共研为末。
用少许涂敷患处。
(《矿物药与丹药》)
名家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