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急性房颤

初次房颤且在24~48小时以,称为急性房颤。通常,发作可在短时间停止。对于症状显著者,应迅速给予治疗。最常见于湿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冠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亦可见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肌病病毒性炎等,低温麻醉、胸腔和心脏手术后、急性感染及管意外也可起。房颤动时室率常在100-160次/分之间,律完全不规则,音强弱、快慢不等,搏也强弱不等,同一分钟搏数小于跳数。......
目录

病因

最常见于湿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冠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亦可见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肌病病毒性炎等,低温麻醉、胸腔和心脏手术后、急性感染及管意外也可起。

诊断

房颤动时室率常在100-160次/分之间,律完全不规则,音强弱、快慢不等,搏也强弱不等,同一分钟搏数小于跳数。当室率不太快时,病人可无自觉症状;室率过快时,则可有心悸头晕胸闷气急等。房颤动使输出量降低30%,常可发生功能不全。

检查法: 电图上P波消失,而代之以频率为350-600次/分、状大小不同、间隔不均匀的f波。QRS群间离绝对不规则。

预防

对于症状显著者,应迅速给予治疗。最初治疗的标是减慢快速的室率。静注射洋地黄、β受体阻滞钙通道阻滞,使安静时率保持在60~80次/分,轻微运动后不超过100次/分。必要时,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钙通道阻滞用。力衰竭与压者忌用β受体阻滞维拉帕米预激综并房颤洋地黄钙通道阻滞以上处理后,房颤常在24~48小时转复,仍未能恢复窦性律者,可应用药物或电击复律。如患者发作始时已呈现急性力衰竭或压下降明显等表现,宜紧急施电复律。Ⅰ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ⅠC(普罗帕酮)或Ⅲ类(胺碘酮)律失常药物均可能转复房颤,成功率60%左右。奎尼丁可诱发致命性室性律失常,增加死亡率,前已很少应用。ⅠC类药亦可致室性律失常,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胺碘酮律失常发生率最低。药物复律无效时,可改用电复律。①对急性房扑或房颤:a.首选西地兰0.4mg入10%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若室率控制仍不满意,1小时后可再给予西地兰0.2-0.4mg;b.若功能相对较好,可联使用倍他乐克或异搏定。②对并有预激综征者:宜用胺碘酮律平,洋地黄及异搏定。(2)恢复窦性律:有复律指征者,首选直流电复律,次选药物复律,常用的复律药有:胺碘酮律平、奎尼丁等。(3)维持窦性律:常用胺碘酮奎尼丁来维持窦性律。(4)抗凝治疗:对慢性房颤患者,给予华法林阿司匹林(300mgd)以减少栓栓塞的发生率。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剧烈运动后哮喘

下一篇 禹州漏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