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罂粟壳

罂粟壳 罂粟壳,又“御米壳”,俗称“米壳”。为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干成熟果壳。秋季将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除去种子梗,干。呈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状,直径1.5~125px,长3~175px。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端有 6~14条放射状排列呈盘状的残留柱头;基部有短柄。体轻,质脆。表面淡黄......
目录

植物研究

要成分

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蒂巴因、那可汀等生物碱类物质。其中吗啡可待因罂粟碱这3种化物在罂粟壳中含量较高,比较有代表性。下表中是这3种生物碱的基本信息。

成分分子式性状
吗啡17-甲基 - 3 - 羟基- 4,5-α- 环氧- 7,8 - 二吗啡喃 -6α -醇C17H19NO3无色或白色结晶或粉末,难溶于水,易吸潮
可待因17 -甲基- 3 -甲氧基- 4,5α-环氧- 7,8 - 二去氢吗啡喃- 6α -醇C18H21NO3棒状结晶,其磷酸盐为白色细微的针状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有化性。
罂粟6,7-二甲氧基 -1 - (3,4-二甲氧基苄基) -异喹啉C20H21NO4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为 146-148℃,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乙醚,易溶于氯仿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的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
可待因分子式吗啡分子式
罂粟碱分子式

检测

  • 检测原理

罂粟壳的各种生物碱多数以式存在, 酸化水解后成为强弱不同的生物碱盐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溶于有机溶,掺入食品中的婴粟壳及其水浸物加热酸化水解,滤除杂质,用有机溶提取除去脂溶性物质,再碱化用有机溶提取浓缩,用不同法定性定量测定。

  • 分光光度法

罂粟壳样品处理残渣用盐酸溶解,可与碘化铋钾生成橙红色沉淀,与碘化钾生成灰白色沉淀。罂粟壳乙醇提取液对波长283nm或波长286-288nm有最大吸收,样品处理后可直接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定性测定。张忠会等采用溴甲酚绿显色,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罂粟壳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 薄层色谱法

该法灵敏准确,不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操作过程可大致分为样品提取、点样展、显色及结果观察三步。

  • 示波极谱法

罂粟壳吗啡亚硝基化后在碱性条件下产生一吸附催化波原理而建立了示波极谱法。

  • 相色谱法

象色谱法以装有的50+50的OV-17和SE-30混物的螺旋玻璃柱作固定相,以He作流动相,流速30mL/min,柱温280℃,汽化室310℃,检测器270℃,该法标准偏差为0.15-0.18%。

  • 高效液相色谱法

王越等以吗啡为重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锅底料中的罂粟壳残留。

  • 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王玫采用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选择离子检测技术,对肉汤中的罂粟壳残留进检测,结果罂粟壳中的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因和蒂巴因等五种组分均被检出。法回收率大于70%,对吗啡的检出限为0.1ng。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张虹等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质谱法定量检测掺罂粟壳食物中生物碱的残留。

对于这些罂粟壳的检测法来说,普通消费者是不便进操作的,如果怀疑吃了添加了罂粟壳的食物,可以想想是不是对某一锅店或其他餐馆的菜肴、烧烤等食物吃了还想吃,不吃就难受,如果是这样的话,吃到添加罂粟壳的食物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可以减少去吃的次数,并且要多水、多吃蔬菜水果,因为水能加快有毒物质的排出,而蔬菜、水果中的纤维物质也可以降低对有毒物质的吸收。

植物危害

用规定

国家于2009年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单》中就有罂粟壳,并标注了可能添加的要食品类锅、锅底料及小吃类,另外还有可能用于卤味制品,甚至是饮料中等。罂粟壳中的生物碱虽然含量较少,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长期食用容易成瘾。并且,长期食用含有罂粟壳的食物,还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并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火锅中易加入罂粟壳

国家法律对罂粟壳的使用有明确规定,止非法供应、运输、使用。但是仍然有些食品加工者置国家法律、法规及人民身体健康于不顾,在食品中掺入罂粟壳回头客。2009年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针对个餐饮消费者在锅中使用罂粟壳的违法为,将严格依法查处。2011年,国家再次在《加强食品调味品和食品添加监管管理的紧急通知》中申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严厉打击此类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危害特点

鸦片、海洛因相比,罂粟壳的“有毒物质”虽然含量不大、纯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样包括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等 30 多种生物碱。对“瘾君子”而言,食用罂粟壳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对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毒品,尤其是对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来说,“功力”却不可小觑。这些人吃过后,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轻快感,表现在生理上,有的人可能脸部微微发红,有的人可能跳加快,有的人可能容易打瞌睡,而有的人可能不易入睡。即使是对毒品不敏感的人,如果长期食用添加了罂粟壳的食品,也必定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人们长期食用这种食品,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瘦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出现分泌失调等症状,最终上瘾,具有潜在的吸食毒品的倾向,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违法示例

一些调料店公售卖罂粟壳,网罂粟壳销售市场也已成。为了掩人,常使用“米壳”、“缨粟增香粉”、“樱粟回味粉”、“樱”等样。

1.据长江商报2010年11月8日报道,有烧烤老报,让客人拔不动腿的“美味”,其中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原来是餐饮从业人员偷用罂粟壳拉生意,在调料场就能买到这些秘“配”,只要自称卖烧烤,在武昌山、大东门等调料市场,50元买到5个罂粟壳

2.据中国新闻网2013年4月7日报道,在南京大厂,有一家锅店的生意特好,但是市民吃完后,尿样毒品检测立刻呈阳性,也就是说跟吸毒之后的状态是一样的。位于南京长虹路的长虹大市场一家调味品店的老表示,“一般锅调料都放罂粟壳的,不然肯定不好吃,没有回头客的,我看人家都放这个东西的。”而在隔壁的一家调味品店店老也给出了同样的意见,“你做锅生意的话,里面配点罂粟壳适,锅几乎没有不用的。”

3.据39健康网2011年3月22日报道,张先生在一家调料店买到一纸箱罂粟壳,张先生说,他饭店五六年了,平时菜、炒面时都会放些罂粟壳粉做的调味料。“查得严怕出事,现在调料店都不卖整个的罂粟壳,只会打成粉末当‘香料’卖。”其实罂粟壳既不是调味品也不是香料,属于国家管制药品。

4.据新华网2013年9月11日报道,因涉嫌在自制红油中添加含罂粟碱成分,武汉江岸区川霸王锅店被移送公安部门调查处理。

5.2014年9月9日陕西吴起县就发生了一起案例,26岁的当地食客刘居有,疑食用了含有罂粟壳粉的擀面皮,尿检呈阳性,被当地警处以政拘留15日处罚。

回应

2014年9月24日晚7时2分,延安警回应了此事件。已对相问题进核实,同时确认误食毒品不以吸食毒品处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呼吸抑制

下一篇 呼吸困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