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呼气时胸口痛

痛常突然出现,程度差异较大,可为不明确的不适或严重的刺痛,可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亦可持续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是胸膜炎最常见症状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起,如感染、恶性肿、结缔组织病、栓塞等。1.病情轻者无症状。......
目录

病因

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起,如感染、恶性肿、结缔组织病、栓塞等。

诊断

1.病情轻者无症状

2.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继发感染时,可有恶寒发热

3.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

鉴别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由近胸膜的原发病灶直接侵入胸膜,或淋巴管胸膜起的渗出性炎症。临床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气急等。常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要发生在原发感染6月,原发灶多在同侧,往往不能被发现。发病与患儿对结核菌高度敏感有

结核性胸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细菌性肺炎 结核性胸膜炎的急性期常有发热胸痛咳嗽促,白细胞增多,胸X线表现高密度均匀阴影,易误诊为肺炎。但肺炎咳嗽多有,常呈铁锈部为实变体征,或培养常可发现致病菌。结核性胸膜炎则以干咳,胸部为积液体征,PPD试验可阳性。

2.肺炎胸腔积液 发生于细菌性肺炎脓肿气管扩张伴有胸腔积液者,患者多有部病变的病史,积液量不多,见于病变的同侧。胸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胸液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

3.恶性胸腔积液 部恶性肿乳腺癌淋巴胸膜直接侵犯或转移、胸膜间皮等均可产生胸腔积液,而以部肿伴发胸腔积液最为常见。

结核性胸腔积液与肿胸腔积液的鉴要点,结核性胸膜炎有时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膜炎、类湿胸膜炎等伴有胸腔积液者鉴,这些疾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鉴不难。

治疗

胸膜炎的治疗视其病因而定。细菌感染所致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所致者,无需抗感染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所致者,治疗基础疾病可使胸膜炎消退。

1.西医药治疗:

抗生素治疗

A.抗结核药物治疗:适用于结核性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异烟肼每日300毫克、或利福平每日坝毫克、或乙胺丁醇每日0.75--1克,一次顿服,连续服药3个月。链霉素每日0.75--1克,注,1--2月,与服药交替使用,总计疗程6--9月。

B.非结核性胸膜炎:应针对原发病(如感染、肿等)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C.化脓性胸膜炎或结核性脓胸伴感染者:青霉素C每日160--320万单位,分4次注,并可于胸腔再加注807单位。

②缓解疼痛:阿司匹林0.6克或消炎痛50毫克,1日3次,或可待因15--30毫克,1日3次。

③胸腔穿刺抽液:适用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大量积液,有明显呼吸困难,或积液久治仍不吸收者。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每周2-3次。

激素治疗: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消除全身毒性症状,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连,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用强的松15--30毫克,分3次服,待全身症状改善,积液明显吸收减少时,可逐渐减量,一般用药4--6周。

2.中医药治疗:

犯胸恶寒发热咳嗽少,胸胁刺痛,口苦干,舌红苔薄,弦数。

治法:和解清热,理气

方药:瓜蒌、猫瓜草各30克,柴胡、赤白芍各15克,黄芩半夏壳、桔梗桑白皮各10克,甘草6克。

②饮停胸胁:咳唾痛,呼吸困难,咳逆喘息不能乎卧,舌苔白腻,沉弦。

治法:逐水祛饮。

方药百部30克,瓜蒌、茯苓各15克,葶苈子11克,桑白皮、苏于、陈皮半夏椒目薤白橘红各10克,甘草6克。

淤互结:胸痛胸闷,呼吸不畅,迁延久不已,紫暗、苔白,弦。

治法:化痰理气

方药:意苡仁30克,瓜蒌、赤芍茯苓各15克,旋复花、苏于、杏仁半夏香附陈皮壳、路路通各10克,制乳没各6克(包煎)。

阴虚热:呛咳口干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形体消瘦舌红少苔,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玉竹花粉百部各15克,太子参13克,桑白皮皮、功劳银柴胡、广郁金杏仁各10克,川贝粉6克(冲服)。

预防

l.注意休息,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2.治疗应坚持、彻底。

3.结核性胸膜炎 不可随便停药 ,因为那样会使结核菌产生抗药性 不便以后的治疗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