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羊肚菜

羊肚菜 羊肚菜羊肚菌),羊肚菇、羊蘑,属盘菌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一种优良食用菌,要分布于中国河南陕西、甘肃等多个地区。其子实体较小,菌盖不规则,长,表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一般生长于阔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可食用,可药用,味道鲜美,益肠化痰理气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书......
目录

形态特征

羊肚菜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书中。野生羊肚菌,子实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不规则,长,长4-6cm,宽4-6cm。表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长5-7cm,宽粗2-2.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 羊肚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一个不孕的 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 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

生长环境

春末至秋初生长于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针林混交林中,多生长于阔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还有部分生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上述林边的路旁河边。单个或成生长,土质一般为沙碱性或略偏碱性。一般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菇较多,属于喜冷凉型食(药)用菌。

分布范围

野生羊肚菌分布于中国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蒙古、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北京等地区。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羊肚菌。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单体可达二百多克。

物种分类

1、羊肚菌:菌盖近球卵形,高4-10cm,宽3-6cm,端钝,表面有似羊肚状 的凹坑。凹坑不定至近 ,宽4-12mm,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不规则地交叉。柄近,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5-7cm,粗约为菌盖的2/3。子囊,(280-320)μm×μm。 孢子长椭 ,无色,每个子囊含8个,呈单排列。 侧丝端膨大,粗达12μm。

2、小羊肚菌:菌盖狭端尖,高2-5cm。基部宽1.7-3.3cm,凹坑多长,蛋壳色。棱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连接。柄乳白色,近 ,长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排列,(22-26)μm×(12-14)μm,侧丝端膨大,直径达11μm。

3、尖羊肚菌:菌盖长,近端尖或稍尖,长达5cm,直径达2.5cm。凹坑多长,浅褐色,棱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由横 相连。柄白色,长达6cm,直径约等于菌盖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规则凹槽。子囊(250-300)μm×(17-20)μm,孢子排列,(20-24)μm×(12-15)μm。 侧丝部膨大,直径达9-12μm。

4、粗柄羊肚菌:菌盖近,高约7cm,宽5cm。凹坑近 ,大而浅,浅黄色,棱纹薄,不规则地相互交织。柄粗壮,淡黄色,长约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渐细。子囊,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个,单排列,椭 ,无色,(22-25)μm×(15-17)μm。侧丝无色,部膨大。

5、羊肚菌:菌盖至近,高17-33mm,宽8-15mm。凹坑往往长,浅褐色。棱纹常纵向排列,不规则相互交织,色较凹坑浅。柄长15-25mm,粗5-8mm,近白色浅黄色,基部往往膨大,并有凹槽。子囊近,有孢子部分约100×16μm,孢子排列,椭 ,(18-20)μm×(10-11)μm。侧丝部膨大。

主要价值

养价值

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 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 苏氨酸和 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无毒,有益肠化痰理气药效。羊肚菌的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 粗蛋白20%、 粗脂肪26%、碳水化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为“ 必需氨基酸”。

另外,据测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吡醇、生物素、叶酸等。羊肚菌的养成份,可与牛乳、肉和粉相当。因此,国际上常称它为“健康食品”之一 。羊肚菌含抑制肿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等诸多作用;日本家发现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 氨酸酶抑制,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质的成。

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运输大量氧分子来抑制恶性肿,使癌细胞失活;另面能加强 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变致癌物 的代向,并通过结而解毒,从而减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险。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壮阳、补、提之功能,对胃虚弱、消化不良气短头晕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羊肚菌有机锗含量较高,具有强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羊肚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每百克干样钾、磷含量是 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的4倍;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头的12倍等”(自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1997年出版;也见 李时珍《本草纲》等)。

药品价值

功效作用面,羊肚菌具有补壮阳、补、提等功效,不仅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益肠,是治疗消化不良气短的良好中药,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挑选方式

羊肚菌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野生菌。挑选羊肚菌一般以个大为优,上品。才为野生羊肚菌。尖多为种植,肉薄香味不浓郁。故次之。

野生羊肚色不统一,有褐色黄色 。家种羊肚菌均为很褐色,尖。选择时应予以区分。

泡发方式

市面上出售 的羊肚菌有新鲜和干货之分。新鲜的通常被超市冷冻于冻库保鲜。干的羊肚菌则是过晾晒后得到的干品,味道也更加醇厚。干的羊肚菌需要发后才能食用。羊肚菌水的量要适度,以刚刚浸过菇面为宜,大约二三十分钟后水变成红色羊肚菌完全变软即可捞出洗净备用,发菌的红色原汤沉淀泥 砂后要用于烧菜,汤。切记这红色的原汤是羊肚菌味道和养分的华所在。

食用方法

食疗作用】 羊肚菌性平,味甘无毒;有益肠、助消化、化痰理气、补壮阳、补等功效,另外还

羊肚菜图册

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食用注意】由于羊肚菌的养丰富,因此食用面老少皆宜,特是青少年、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品,每次约30克。

羊肚

原料:童子鸡1只、羊肚菌、姜、葱、红枣、枸杞子、盐、清水。

做法:

1、童子鸡洗净将鸡爪和鸡屁去掉。姜切。葱打成结;

2、将葱姜和鸡注入清水,上锅羊肚菌先用凉水清洗几遍;

3.清洗好后再用温水软后,在把蒂部分去掉,因为里面有大量沙土。再清洗几遍,沥干备用;

4、用温水将枣和枸杞软。这时候,锅已了,要将过面上浮着的沫撇干净;

5、撇净沫待锅后,将羊肚菌、枣、枸杞子一起放进锅1小时30分钟后,调入一点盐,即可。

红烧羊肚

要材料:羊肚菌200克, 火腿肉50克,青椒1个。

调味料:豆瓣10克,油10克,味3克,高汤适量,生粉10克,麻油5克,生油25克

1、将羊肚洗干净;火腿、青椒切成菱形备用;

2、净锅放在旺,倒入生油烧热、放入豆瓣香,加入高汤、火腿、青椒、羊肚菌、油烧3分钟左右,加入味调味,用生粉兑水勾芡,淋入麻油即可。

羊肚菌烧肉

1、 原料:羊肚菌干品20克、带皮五肉200克、豌豆苗50克、鸡蛋清、油、盐、味蜂蜜、料胡椒粉、大豆油、水豆粉。

2、 作法:

(1)羊肚菌干品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洗净。

(2)带皮五肉洗净后切成六分见的块,加入油、料蜂蜜拌匀20分钟后再加入蛋清及豆粉混匀。

(3)油锅烧至五成热,放入五肉炸至金黄色,捞起,锅留油,加入羊肚菌煸。再加入味油烧一会儿,加入肉汤沸,投入五肉移至文烧约20分钟,加入鸡胡椒粉、豌豆苗,起锅后淋上麻油即成。

羊肚

1、原料:羊肚菌干品20克、鲤鱼一条(约1.2斤)、姜、葱段、蒜盐、味胡椒粉、大豆油、料

2、作法:

(1)羊肚菌干品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洗净。

(2)鲜宰杀洗净后切成状。

(3)油锅烧至五成热,放入姜、蒜煸出味,加入适量水、料盐烧至沸腾,加入羊肚菌约5分钟后放入沸后加入葱、胡椒粉、味即可起锅。

栽培技术

栽培

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置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羊肚菜

(1)室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 腐殖土,拍平后再将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 阔树落,保持土壤湿润,空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栽培:室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 杂菌。袋排菌棒法与室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料,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播完后用疏松 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以保温保湿。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上搭盖一些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干啰音

下一篇 高耸而对称的T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