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胆红素升高

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色素所制造的色素,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此时,色素会分解成为正血红素(haem)和血红素。然后正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变成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蛋白。正常值:总红素:1.7~17.1μmol/L;直接红素:0~3.42μmol/L;间接红素:1.7~13.68μmol/L。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红素(I-Bil)......
目录

病因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红素(I-Bil),肝脏转化为直接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道,最后大便排出。间接红素与直接红素之和就是总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红素,可以发生溶血黄疸;当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细胞肿胀,使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中的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细胞性黄疸;一旦外的道系统发生肿或出现结石,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红素与间接红素均升高,而炎的患者以直接红素升高为

1、总红素、直接红素增高:阻塞性黄疸头癌,毛细管型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征等。

2、总红素、间接红素增高:溶血贫血型不,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

3、总红素、直接红素、间接红素都增高:急性黄疸炎,慢性活动性炎,硬变,中毒炎等。

诊断

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红素和直接红素。间接红素通过液运至肝脏,通过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红素。红素增高见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炎、急性黄色坏死、慢性活动性炎、硬化等。

(2)外的疾病:溶血黄疸型不的输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

可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当总红素>17.1μmol/L,但<34.2μmol/L时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或亚临床黄疸;3.42~171μmol/L为轻度黄疸,171~342μmol/L为中度黄疸,>342μmol/L为重度黄疸

也可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溶血黄疸通常<85.5μmol/L,细胞黄疸为17.1~171μmol/L,不完全性梗阻黄疸为171~265μmol/L,完全性梗阻性黄疸通常>342μmol/L。

同时,可据总红素、直接红素及间接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若总红素增高伴间接红素明显增高提示为溶血黄疸,总红素增高伴直接红素明显升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均增高为细胞性黄疸

鉴别

注意区因药物起的红素增高。

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红素和直接红素。间接红素通过液运至肝脏,通过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红素。红素增高见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炎、急性黄色坏死、慢性活动性炎、硬化等。

(2)外的疾病:溶血黄疸型不的输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

可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当总红素>17.1μmol/L,但<34.2μmol/L时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或亚临床黄疸;3.42~171μmol/L为轻度黄疸,171~342μmol/L为中度黄疸,>342μmol/L为重度黄疸

也可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溶血黄疸通常<85.5μmol/L,细胞黄疸为17.1~171μmol/L,不完全性梗阻黄疸为171~265μmol/L,完全性梗阻性黄疸通常>342μmo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