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成角畸形
病因
1. 特发性脊柱侧凸:至今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除基因异常外,考虑与生后姿势和动作有关。部分小婴儿总朝单一方向平卧而不翻身,使未发育成熟的软颅骨和骨盆受引力影响而发生变形,同时胸廓受压影响脊柱,可能是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诱因。
A. 婴儿型(0-3岁)。
B. 少年型(2-10岁)。
C. 青春期型(大于10岁)。
A.神经性疾病:(1)上运动神经元病变:脑瘫、脊髓小脑退行性病变、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脊髓外伤。
(2)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脊髓灰质炎、其他病毒性脊髓炎、脊髓外伤、脊髓肌肉萎缩、麻痹性脊髓脊膜膨出。
(3) 无痛症(Riley-Day综合症)
(4) 其他。
3. 先天性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畸形与妊娠最初8周胚胎的异常发育有关。
A椎体形成不良:
(1)楔形椎体
(2)半椎体
B 椎体分节不良:
(1)单侧骨桥(unsegmented bar)
(2)双侧骨桥
(3) 混合型
5.间叶疾病:马凡综合症。Ehrlers-Danlos 综合症,等。
A骨折
C 放射治疗后
A脓胸
B烧伤后
B.粘多糖病
10.骨的急慢性感染
11.代谢性疾病
A.佝偻病
B.成骨不全
C.高胱氨酸尿症
D.其他
13.肿瘤
1. 姿势性
2. 癔病性
4. 炎症(阑尾炎)
5. 继发于下肢不等长
6. 髋关节周围挛缩
三、脊柱后凸
1姿势性
3先天性
A椎体形成不良
B椎体分节不良
C混合型
5.脊膜膨出
B 先天型
6 外伤性后凸
7 术后后凸
A椎板切除术后
B 椎体切除术后
8 放射治疗性后凸
9 代谢性后凸
A 骨质疏松
C 成骨不全
D 其它
B 粘多糖病
12 肿瘤性后凸
13 炎症性后凸
四、脊柱前凸
1.姿势性
2. 先天性
4.椎板切除术后
诊断
一、脊柱侧凸
(一)诊断
1.询问有无家族史,脊柱侧凸的发现时间、程度与发展情况,有无外伤、感染、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等病史。
2.测量身高,检查侧凸畸形的程度,注意全身发育情况,尤其是胸廓外形和心肺功能,有无刀背样畸形。
3.X线检查以确定有无半椎体畸形,除外后天性病变,并按Cobb法测量侧凸畸形角度。同时还应对脊柱发育程度进行估计。必要时应行去旋转位摄片。
二、脊柱后凸
(二)诊断
1.询问有无家族史,有无外伤、感染、肿瘤及代谢病史,有无晨起后腰背部僵硬感、呼吸困难感及髋部疼痛,发现后凸畸形的时间、程度和发展情况。
2.检查脊柱后凸畸形的程度、脊柱活动受限情况及心肺功能。双侧髋关节有无压痛及活动受限。
鉴别
本病是一种以关节炎症为特点,本病在25-45岁的女性最常见,疲劳和食欲缺乏,其特征是多发性,缓慢与反复的发作,一般在疾病的早期表现有关节的渗出,最后出现畸形,位和关节挛缩,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关节液混浊,细胞计数增高,x线检查早期显示软组织肿胀和骨质疏松,侵蚀和畸形,多累及四肢关节,固定于伸直或屈曲位,皮肤没有正常皱招且紧缩发亮;关节部位的皮肤有小坑屈曲畸形的屈侧有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的跨状,银关节脱位,脊柱侧凸等畸形,
维生素d缺乏,血钙磷乘积下降,骨,手银,本病的主要骨骼系统改变如下;
l,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似压乒乓球的感觉,多见于8-9个月或以上的患者,十字状颅型,出牙延迟,胸部 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
3,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患者,形成钝圆环状隆起,患者行走后可出现“o”形腿或“x”形腿,其他 小儿学坐后可致脊柱后突或侧弯,
本病的诊断根据儿童营养史及x线检查不难作出,前额突出,胸部易见串珠,但四肢及手指短粗,腰椎明显前凸,血钙磷正常,干能端变宽,但轮廓仍光整。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