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鱼鳞甲

鱼鳞甲,又土毛地黄、拉狸甲、拦狸莲、龙鳞草、台地黄多年生草本,高约20-45cm。上部和花序多少密被短毛并带紫色对生、近对生或互生;上部的有短柄或近无柄,下部有长柄达4cm;叶片稍不对称,,狭倒卵形或长,长4.5-24cm,宽2.8-10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有牙齿或小牙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生于山地陡阴处或林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全年均可采收,鲜用......
目录

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性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台闽苣苔的全草。

拉丁 植物动物矿物:Titanotrichum oldhamii (Hemsl.) Solereder [Rehmania oldhami He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碎晒干。

植物形态

鱼鳞甲图册台闽苣苔 多年生草本,高约20-45cm。上部和花序多少密被短 毛并带紫色对生、近对生或互生;上部的有短柄或近无柄,下部有长柄达4cm;叶片稍不对称,,狭倒卵形或长,长4.5-24cm,宽2.8-10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有牙齿或小牙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总状花序生,每一花梗均生一苞片苞片卵形,长0.8-1.8cm;苞片,长约3mm,宽约3mm;花梗长达1.2cm,向一侧;花萼,长约1cm,密被柔毛,5裂近基部,裂被针花冠黄色,长3-3.5cm,疏被短毛,裂5,近相等,裂暗紫色斑;能育雄蕊4,退化雄蕊1;花盘环状;子房卵球,被柔毛,1室,花柱无毛,柱头2裂。两果褐色卵形,长约8mm。种子褐色,无毛。期8月。

鱼鳞甲图册鱼鳞甲图册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陡阴处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清热鲜毒。小便淋沥涩痛;肿疮疖

【用法用量】服:汤,9-15g。外用:鲜适量,捣

用途

鱼鳞甲是中国古代的铠甲之一,多以制成,以防护弓箭射击为鱼鳞甲出现于 春秋战国,兴盛于宋明朝。造甲的工匠最初从身上得到启发,发现鳞的构造和排列既保护了身体又可以随意活动,遂模仿鳞的布局和结构发明了鱼鳞甲。欧洲人在封建后期也使用鱼鳞甲来替代 锁甲,不过没有广泛流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脊髓压迫

下一篇 鱼鳖金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