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塞性肾炎
原因
发病原因
1.基础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常有基础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占发病总数的60%~80%,其中以二尖瓣(尤其是二尖瓣脱垂)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常见,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病变较少。先天性心脏病中以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为最常见,其次为二叶主动脉瓣、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窦瘤破裂等。其他疾病如马方综合征、梅毒性心脏病和肥厚型心肌病等也可引起。
2.病原体: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大多由毒性强烈的细菌侵入心内膜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引起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也是吸毒和人工瓣膜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这些患者常有全身性细菌播散,包括皮肤、骨、关节、眼和脑等。5%~10%吸毒和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由革兰阴性细菌所致。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约占1%,可能是由于心内血液含氧量高而不利于厌氧菌的生长。
3.免疫学因素:心内膜赘生物中的细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抗体,导致多株gamma;球蛋白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偶然梅毒血清试验侵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见于半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对血培养阴性患者诊断本病提供线索,且在细菌被杀灭后转为阴性。60%~100%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尤其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存在抗心内膜和抗肌纤维膜抗体。
检查
临床表现依栓子大小以及栓塞部位,程度而定,小者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仅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蛋白尿;大者可突然发生剧烈腰痛,类似肾结石引起的肾绞痛,常出现肉眼血尿。应该到正规医院的肾病科检查,如肝功能、患处的超声监测、尿常规等检查。
鉴别诊断
(1)免疫性肾炎:免疫性肾炎多发生于心内膜炎发病后数周,符合免疫反应发生的机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轻至中度急性肾炎综合征伴氮质血症比较常见,血尿素和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也有报道肾脏有广泛新月体形成,临床呈急进性肾炎表现,部分病人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肾性水肿,而肾病综合征少见,常见广泛而严重的肾损害,可发生肾衰。
(2)小管间质性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间质肾炎与感染病原菌经血循环进入肾实质引起间质肾炎及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有关,使用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类,会导致过敏性小管间质肾炎,其临床表现与其他药物相关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类似。
(3)肾脓肿:急性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同时伴有全身的脓毒败血症时可同时导致肾脏多发性小脓肿,临床表现为发热,腰痛,肾区叩击痛,可出现血尿。
缓解方法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