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仙半夏

仙半夏中医药材,是半夏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有清开郁行气理痹的功效,治、中、失语。化痰止咳平喘药开郁①,治②、中、失语。服:汤,1.5~3 钱;或入 。《饮新参》:“热烦渴者忌用。”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加入清水浸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25斤,加水再浸30天,放去矾水;再用石灰25斤,清水溶化,取澄清之石灰水,溶入 皮硝6斤4 两,倒入半夏缸......
目录

药用介绍

功效分类

化痰止咳平喘药

功效

开郁①,治②、中、失语。

用法用量

服:汤,1.5~3 钱;或入

用药忌宜

《饮新参》:“热烦渴者忌用。”

药方炮制

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加入清水浸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25斤,加水再浸30天,放去矾水;再用石灰25斤,清水溶化,取澄清之石灰水,溶入 皮硝6斤4 两,倒入半夏缸中,浸3天,去石灰水,用清水3 天,捞出,日晒夜3天,最后晒干。再用甘草薄荷各25 斤,陈皮青皮、砂仁、五味子壳、丁香各3斤2两,实、肉桂木香豆蔻川芎各1斤14两,沉香10两取浓汁,将半夏侵入,使之淹没,常翻动,待药汁全部吸尽,取出日晒夜3天,充分干

资料记载

【古籍考】 出自《 本草纲拾遗》;《纲拾遗》:“仙半夏,近日诸医皆用之。《纲半夏条附法制半夏,其制法与此不同。今药肆所售仙半夏,惟将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甘草浸晒,入淡而微甘,全失本性,仙半夏,并非照制法,医家亦视虚人有者用之,以为性平和而不伤于烈,是无异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

【参考出处】《本草纲拾遗》

【相药材】细刺半夏 半夏半夏 半夏 半夏 山珠半夏 半夏 母猪半夏 半夏 半夏

【相药品】半夏糖浆 法制半夏 半夏止咳颗粒 复方半夏

键 词】祛开郁 失语

药方选录

仙半夏..近日诸医皆用之。药肆亦多制备。相传制法系仙人所传,故半夏。能化痰,若不信 ,将 半夏七八粒研入,即化为清水。其法∶用大 半夏一斤,锻石一斤,滚水七八碗,入盆搅凉,澄清去渣,将 半夏入盆手搅之,日晒夜七日足,捞出控干。用井华水洗净三四次,三日,每日换水三次,捞起控干。用 白矾八两,皮硝一斤,滚水七八碗,将矾硝共入盆搅晾温,将 半夏浸七日,日晒夜足。取出清水洗三四次,三日,每日换水三次,取出控干。入后药, 甘草、南 薄荷、各四两, 丁香五钱、白 豆蔻三钱、 沉香一钱、 实、 木香川芎肉桂各三钱, 陈皮壳、 五味子青皮、 砂仁各五钱。上共十四味,切,滚水十五碗晾温,将 半夏同药入盆二七日足,日晒夜。搅之,将药取出,与 半夏同白布包住,放在热炕,用器皿扣住,三炷香时,药与 半夏分胎, 半夏干收用。有痰火者服之,一日大便出似鱼胶,一宿尽除,永不生也。纲 半夏条附∶载法制 半夏,其制法与此不同,今药肆所售仙 半夏,惟将 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 甘草浸晒,入淡而微甘,全失本性,曰仙 半夏。并非照制法,医家亦视虚人有者用之。以为性平和而不伤于烈,是无异食 半夏渣滓,何益之有。

开郁行气、理痹疾、中不语、研七八粒,同井华水送下,以手摩运上,一炷 香时,即醒能语。

∶龚云林云∶仙半夏化痰成水,皆治壮人痰火有余之症,服之有效。虚人痰火忌 各种 半夏∶纲 半夏修治条∶霞医通造 半夏,云能专治各病,又不载其制法,特 生姜∶姜汁浸造,治浅近诸

皂角皂角汁炼膏,和 半夏末为,或加南星,稍加 麝香,治经络

麻油麻油半夏,浸五日,干为末,和造成,油以润燥,治虚咳热之

开郁香附苍术、抚芎等分膏。和 半夏末造成,治郁

海粉海粉 雄黄半夏之半,炼蜜和造,治积沉痼。

霞天曲∶用黄牛肉汁炼膏,霞天膏。将膏和 半夏末为,治沉 痼。以上诸,并照造法,草庵七日,待生黄衣,悬挂处,愈久愈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低位腰痛

下一篇 骶骨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