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肛裂三联征

肛裂三联症一般是指肛裂日久所导致的肛乳头肛乳头炎、哨兵、陈旧性肛裂或者是其导致的皮下瘘管三者,此三者在肛裂中,应属Ⅲ期肛裂范畴。因此,肛裂三联症是Ⅲ期肛裂大便秘结,排便过于用力,使肛门皮肤破裂,反复而发病。多由热肠,大便秘结,排便过于用力,使肛门皮肤破裂,反复而发病。《医宗金鉴外科法要诀》中说: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也。扼要阐述了因热结肠,或因阴虚津亏而致大便秘结,排便用力......
目录

原因

本病的发生要与下列因素有

1.解剖因素:肛门外括约浅部,从尾起,向前至肛门后。分为两束,沿肛管两侧向前围绕,至肛门前,又相互联。因此,在肛门前后都留有间隙。并且肛提的大部分均附着于肛管两侧,前后较少。可见,肛门前、后不如两侧牢固,容易受损伤。并且向下、向后与直肠成一近90度的角。因此,肛门后部受粪便压迫较重,又因肛管后部环不足,弹性较差,肛门腺分布又较多,这些都是发生肛裂的因素。

2.外伤说:干硬的粪便或异物容易肛管皮肤的损伤,这是起肛裂的要因素。

3.感染说:要是肛门后部的肛隐窝感染,炎症向肛管皮下部蔓延,致使皮下脓肿破溃而成肛裂。

4.括约痉挛说:由于肛管部位损伤或炎症刺激,使肛门括约处于痉挛状态,致使肛管张力增强,易损伤成肛裂。

5.肛门狭小说:肛管皮肤在发育中迟缓,生成肛管狭小,易损伤成肛裂。

中医认为肛裂的发生原因

多由热肠,大便秘结,排便过于用力,使肛门皮肤破裂,反复而发病。《医宗金鉴外科法要诀》中说: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也。扼要阐述了因热结肠,或因阴虚津亏而致大便秘结,排便用力,使肛门皮肤裂伤,随后又继发感染,逐渐成慢性、梭溃疡。但也有因肛管狭窄、肛门湿疹痔疮损伤等感染而发病。

中医认为肛裂的发生多由湿热蕴结肛门以及血虚所致。

①感受邪气结于肠,灼伤津液,粪便坚硬干结,难以排出,强努而损伤肛门,造成裂,裂便秘而反复加深,久不愈,导致肛裂。

湿热蕴结于肛门:外感湿热邪气积醇肥甘,以致湿热蕴结肠,下注肛门生溃不愈而成肛裂。

血虚:老人、产后及贫血病人,血虚而为便秘,最易发生肛裂。

检查

肛裂症状有明确特点,只要详细讯问病史病程,以及疼痛、出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在诊断时,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防止失误,应严格问诊、触诊、视诊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几个面加以鉴诊断。

视诊:急性肛裂肛门部可见分泌物,牵部可见肛裂下端,如用探针轻触裂的下端,可起疼痛;慢性肛裂常见有结缔组织外痔

指诊:因括约痉挛肛门收紧,如用力过猛,常起剧烈疼痛,有时须在局麻下检查。肛门摸到的裂,急性者边缘软,底浅,有弹性,触之敏感;慢性者边硬突起,底深,无弹性。

窥器检查:可见卵溃疡,或见细小裂。急性肛裂的裂边缘整齐,底浅红色;慢性肛裂的裂边缘不整齐,底深灰白色,有的严重肛裂者还可看到括约纤维

鉴别诊断

须与结核性溃疡梅毒溃疡软下和上皮癌等溃疡相鉴。其中溃疡结肠炎和肿性结肠炎并发之肛裂极易鉴

1.肛门皮肤擦伤肛裂早期需与肛门皮肤擦伤相鉴

2.肠道炎性疾病某些肠道炎性疾病可伴有肛门周围的溃疡,诊断时应注意鉴呈陈旧性溃疡乳头肥大及哨兵,或伴有皮下瘘管及肛隐窝炎症等。

肛管结核溃疡;

克罗恩病肛管溃疡;

梅毒溃疡;

溃疡结肠炎并发的肛裂。

缓解方法

肛裂是肛门病中较疼痛的一种,且可伴发许多肛门不适。因此,对肛裂应重在预防。

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发现大便结时,切忌努责排便,而要用温盐水灌肠或注入肛润肠通便。

及时治疗肛隐窝炎症,以防止感染后溃疡和皮下瘘。

用肛门窥器作检查时,切忌使用窥器粗暴操作,损伤肛管

及时治疗起肛裂的各种疾病,如溃疡结肠炎等病症,防止肛裂发生。

要少,不吃辛辣刺激食物,食不可过,要粗细粮搭配,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尽量多摄入,可使大便保持正常。

凡有肛周湿疹皮炎、瘙痒等病要积极治疗,防止肛周皮肤硬化,弹性减弱而撕裂肛管皮肤。

对有肛管皮肤损伤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因感染而溃疡

对患有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者,要尽早治愈,防止诱发肛裂。

作肛门直肠指诊时,忌粗暴用力,以免损伤肛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