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小叶杜鹃

杜鹃,中药。为杜鹃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Maxim.的。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止咳,暖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咳喘多胃寒腹痛。味辛,性温。归。祛止咳,暖止痛。用于咳喘多胃寒腹痛。治慢性气管炎、哮喘:(杜鹃)鲜品6-9g,水服;或干品60g,白500ml,浸泡1星期,去渣,每次10ml,每日......
目录

入药部位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功效

止咳,暖止痛。

主治

用于咳喘多胃寒腹痛

相关配伍

慢性气管炎、哮喘:(杜鹃)鲜品6-9g,水服;或干品60g,白500ml,浸泡1星期,去渣,每次10ml,每日服2次。(《陕甘宁青草药选》)

用法用量

服:汤,6-9g;或浸酒;或研末,3-5g。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鲜用或阴干,或切段馏取挥发油用;6-7月采,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条直立而稠密。幼短,黑色褐色,密被鳞片叶芽鳞早落。近革质,芳香,或长,长(7-)10-18(-24)毫米,宽(3-)5-10毫米,钝,无短突尖,基部宽楔形,上面灰绿或暗绿色,被灰白色淡黄鳞片,相邻接或重叠,下面淡褐色,具二色鳞片鳞片无色或禾秆色,黄褐色或暗琥珀色,数量约相等而混生,相邻接或稍有间叶柄长2-3毫米,被鳞片花序生,伞,有2-5(-8)朵;花梗长1-3毫米,被微柔毛或鳞片花萼黄色,裂5,不等大,膜质,长卵形,长3-6毫米,基部被疏毛或鳞片,边缘被毛;花冠宽漏斗状,长(10-)13-15(-17)毫米,淡紫或深紫紫蓝色,外面不被鳞片管较裂短,长3-5毫米,部密被绵毛,有时管外也有毛;雄蕊10,伸出,丝近基部被毛,子房长约2毫米,被灰白色鳞片和微柔毛,花柱常较雄蕊长,近基部偶有毛。蒴果,长3.5-6毫米,被鳞片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500-3600m的高山草原、灌丛林或杂木林中。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长1.0-1.5cm,宽4-7mm,两端钝全缘,边缘微向下反卷,上面密被银白色或绿色腺鳞;叶柄长约3mm,被鳞片

皱缩破碎,淡棕黄色、淡蓝色或紫蓝色,完整者,花萼5深裂,裂花冠漏斗状,雄蕊10,花药卵形棕红色。浓香,味苦、微涩。、

相关论述

1、《陕甘宁青草药选》:“止咳平喘,祛治慢性气管炎,哮喘。”

2、《中国民族药志》:“祛胃寒,生胃热,平喘,止咳。用于性培病,胃寒症,胃寒腹痛咽喉肿痛,咳嗽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叶杨

下一篇 小叶昏鸡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