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金花草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状茎横走,蔓延而长,被褐色 鳞毛。叶柄远生,长15~30厘米,稻杆色,或基部褐棕色,无毛;叶草质至亚革质,无毛,绿色。
叶片卵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 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6~15厘米,3~4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披针状三角形,斜展,小羽片及裂片多数,最后裂片长4~8毫米,宽约1~2毫米,先端有短尖。
别名
石孔雀尾(陆川本草),仙鸡尾、金粉蕨(广西中兽医药桩),串鱼草、人头草,金花草(云南中草药选),小金花草、火汤蕨、线鸡尾草、黑蕨(广西中药志),风尾连、土黄连、孔雀尾(福建中草药),六零草,小野鸡尾草(《广西中草药》),解毒蕨、火伤蕨(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分布
功能
性味
②治小儿亦痢:解毒蕨、车前草、旱莲草,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⑤治湿热小便不利、尿血:鲜凤尾连全草四两,加米泔水少许,调匀捣烂绞汁,炖温服。
⑥治疔疮:鲜凤尾连叶捣烂,调冬蜜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⑦治伤风感冒,胃痛,风湿跌打疼痛:小叶金花草根二钱。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外伤瘀肿疼痛:小叶金花草根适量。捣烂敷患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