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附睾囊肿

附睾囊肿(epididymal cyst)又称囊肿(spermatocele),发病年龄为20~40岁。附睾囊肿是囊性的,无痛或轻微疼痛、有时伴有下坠感的阴囊肿块,精子和液体。附睾囊肿发生的常见部位是附睾头部,而体部及尾部很少发生,它起源于睾丸网输出小管的上皮细胞,直径常数毫米至数厘米,可为单一囊腔或分隔多腔,但以单发多见。囊液常含有精子。临床表现多有阴囊坠胀感,无特殊不适,病变发展缓慢......
目录

发病部位

  附睾囊肿发生的常见部位是附睾头部,而体部及尾部很少发生,它起源于睾丸网输出小管的上皮细胞,直径常数毫米至数厘米,可为单一囊腔或分隔多腔,但以单发多见。囊液常含有精子。临床表现多有阴囊坠胀感,无特殊不适,病变发展缓慢。附睾头部可触及一或卵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囊性感,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无粘连。

  附睾囊肿附睾处有增大的肿块,硬,光滑,含有黄色液体,但扪时硬,有压痛,可出现在一侧或者两侧,大小不等,常与附睾炎症、肿不易区

发病症状

  多见于附睾头附近,邻近或位于睾丸上极的面。其大小变异范围很大:有的较小,直径只有几毫米;有的象玻璃球那么大或象睾丸那么大;大者直径可超过10厘米。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可能与性欲刺激、睾丸附睾的慢性感染或输送精子的管道部分梗阻有。但临床实践明,结扎后患者并不出现清液囊肿,可见梗阻说不能成立。它的出现还可能与局部损伤或性传播疾病感染有。还有的人提出附睾头部的附睾管屈、转向或成憩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精子的不断堆积,憩室小管不断增大,于是囊肿。当附睾因炎症或创伤而阻塞或成瘢痕时,也能发生囊肿

  附睾在何处,我们应先了解睾丸附睾管的解剖。睾丸产生的精子,通过管进入附睾头部的网状管道,逐步向前进管而后由尿道排出。

  附睾囊肿的原因可能由于局部炎症粘连使附睾管阻塞,或者其中微小单一的附睾管阻塞后管腔液潴留,囊肿

  附睾囊肿由小变大,但在临床上多可增长到0.5~2cm直径大小的囊肿,该病与睾丸在临床上不易区,可出现局部结,痛或无痛,因此与炎症不易区。但是在有验的医生用扪诊即可确定,扪之虽然硬,但实则有波动。依靠扪诊即可确定大部囊肿,且尚可进一步检查。如果用B超即可确定,炎症为实质性肿块,囊肿有“液体”B超改变。

  诊断: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可感睾丸胀痛。触摸时在附睾头部可触及囊性肿块,透光试验阳性。

  治疗:无症状者不需治疗,症状较重或囊肿体积较大且已婚有子女者可手术摘除。手术有可能破坏附睾管而影响生育,故对未婚患者宜慎重。

疾病诊断

  1.一般无症状,有时有阴囊部不适或下坠感。

  2.睾丸附睾部触及肿物,质软,境界清,有波动感,挤压不缩小。

  3.透光试验阳性。囊肿穿刺液乳白色,不透明,镜检见有不活动精子、脂肪小体等。在室温下放置短时间后,液体中原先不活动精子会变得活动起来。

  4.B超可在睾丸附睾部发现液性暗区。

  鉴诊断

  1.慢性附睾炎:一般整个附睾增大或仅尾部有小结,质硬,有时可触及增粗的管。

  2.鞘膜积液:为阴囊囊性肿块,呈卵或梭,位于

  3.Yong综征:双附睾头增大或呈囊性,多局限附睾头近端1~1.5 cm,体尾部及管无异常,但本病是与慢性呼吸道感染有并双侧附睾渐进性梗阻所致的无精子症。

鉴别诊断

1.慢性附睾炎:一般整个附睾增大或仅尾部有小结,质硬,有时可触及增粗的管。

2.鞘膜积液:为阴囊囊性肿块,呈卵或梭,位于

3.Yong综征:双附睾头增大或呈囊性,多局限附睾头近端1~1.5 cm,体尾部及管无异常,但本病是与慢性呼吸道感染有并双侧附睾渐进性梗阻所致的无精子症。

疾病危害

小的附睾囊肿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患者不必担,放松情,正常工作和生活就可以。不要有理负担。对于附睾囊肿起并发症的患者,就应该到医院进治疗了,不然会严重影响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睾丸炎可能诱发严重疾病:张、静索炎、前列腺炎,分泌疾病、肾炎脏疾病、泌尿感染疾病、恶性肿等。附睾囊肿可能导致男性性功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性功能。可能导致死,无,丧失生育能力,并且将炎性病菌传染给配偶,造成妇科疾病。睾丸疾病久治不愈造成亏、元耗损、肢体严腰酸疼、提早衰老

囊肿可以导致性功能障碍,如果它的体积相当大,男子在性交过程中会出现睾丸阴囊的疼痛,以而导致继发性阳痿。从理论上说,囊肿可以焦虑并进而导致理性阳痿。这就需要由医生进充分的解释,以解除患者的种种畏惧。当囊肿体积庞大时,可以改变外生殖器的外表象,也可以成为操作焦虑的原因之一而导致阳痿。如果囊肿体积过大并压迫睾丸液供应时,可以导致睾丸的萎缩和不育症;

疾病治疗

囊肿的治疗并不困难。如果体积不大,是自己或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平时毫无症状,则无需治疗,只要向患者进详细地解说和教育,解除思想顾虑即可。如果囊肿造成并发症或成为病人焦虑源时,就应予以手术切除。过去采取的单纯抽液并注入硬化使囊肿缩小的措施并不可靠,常可复发或造成感染,给将来的手术带来困难,多张手术切除。

手术法及并发症

由于手术很小,病人不会有很大痛苦。一个很小的阴囊足以移动、分离和切除囊肿,手术效果往往很好。手术时医生将仔细把囊肿睾丸附睾分离,然后完整地把它切除。手术时医生会尽量仔细小心,以免压迫和破坏睾丸液供应或破坏附睾管的连贯性。如果囊肿放的或术前抽吸过,液体将呈现稀薄、白色或混浊状,在显微镜下检查进可见不活动的精子

囊肿手术切除带来的并发症很轻微,也很少见,包括阴囊肿,不育症(如果切除了附睾),如果睾丸液供应受到影响,可以出现睾丸萎缩。

自疗方法

1)卧床休息,托起阴囊

(2)局部热

(3)应用抗感染药物。

(4)积极治疗其他病,如前列腺炎、尿道炎。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龙胆泻肝,每次服9克,每日2次。

(2)桔核,每次服9克,每日3次。

2.验自疗法

(1)见草、黄药子各12克,用水服,每日1

(2)肾经草18克、升麻15克,用水服,每日1

(3)小茴香苍耳子、杜仲丝瓜络各10克,用水服,每日1

(4)鲜连钱草30克,用水服,每日1

(5)老生姜(选肥大者)适量,将姜洗净切,每次用8-10于患侧阴囊,用纱布将阴囊兜起,每日更换1次。本用治急性睾丸炎,具有解毒消炎的作用。

3.饮食疗

(1)鲜海蚌肉50克,汤食之,每日1次。

(2)粳米50克,丝瓜1条,粥食之,每日1次。

4.外治自疗法

(1)胡椒7粒研粉,用白面调成糊状,摊于青皮上,贴会阴部。

(2)刀豆仁4粒、白适量。刀豆仁捣烂,用调匀,患处,每日数次。

(3)适量,研成粉后用调成糊状,患处,每日2。

(4)鲜马鞭草适量,捣烂外患处,每日2次。

(5)薰洗法:子1个及茄根适量,共同水薰洗患处,每日2-3次。

相似症状

1) 睾丸鞘膜积液:是相当常见的,人们往往把它与囊肿相混淆。在体检时可以感觉到鞘膜积液积聚着大量液体,它多位于睾丸或环绕着整个睾丸。医生往往不容易隔着液体触摸到睾丸。其透光试验显示出高度的透光性。如果用针抽吸,可以吸出许多清沏的草莓色液体。

2) 张:在年轻人中多见,是位于睾丸的大量扩张、蚯蚓状的静丛。在站立位体检时,可以看到阴囊表面有大量蟠的表浅静管,触摸时可发现索十分厚实,里面有许多团索样不均匀的管分布。多位于睾丸和后。它是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3)附睾结核:可能是一个相当硬的条索状团块,有时还可以触摸到珠样管、精囊前列腺的高低不平的硬结等并体征。患者多有无菌性脓尿。或有窦道存在,有助于附睾结核诊断的确立。

4)附睾:是相当罕见的,通常为良性、不透光的腺瘤

5)睾丸:可以是无痛性阴囊肿物,但系睾丸本身的肿大而非另外的团块。体检时附睾通常显示正常。如果肿伴有鞘膜积液,则给诊断带来困难。如果怀疑睾丸,应通过沟切予以彻底探查。

附睾炎

附睾炎多由邻近器官感染蔓延所致。表现为阴囊部位突然性疼痛,附睾肿胀,触痛明显,可伴有发热附睾硬结等。慢性附睾炎常和慢性前列腺炎同时存在,所以一般治疗措施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同。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可使慢性附睾炎的症状缓解,附睾炎愈后遗留附睾硬结,有时可造成病人的思想负担。手术切除后不一定都能缓解症状,因此一般不作附睾切除术。因双侧附睾炎后精子输出受阻的男性不育症,附睾梗阻部位近端,虽能部分解决精子流问题,但术后受孕率不高。对于屡发的慢性附睾炎、症状顽固者可考虑附睾切除。

影响

附睾囊肿又称囊肿,发病年龄为20~40岁。附睾囊肿是囊性的,无痛或轻微疼痛、有时伴有下坠感的阴囊肿块,精子和液体。

轻微的附睾囊肿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患者不必担,放松情,正常工作和生活就可以。对于附睾囊肿起并发症的患者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亏、元耗损、肢体严腰酸疼、提早衰老等严重后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