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子宫内膜梗阻

正常情况下,子宫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膜在组织上不但有膜的腺体,且有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起种种临床现象。患者如受孕,异位膜可有蜕膜样改变。这种异位膜虽在其他组织器官生长,但有于恶性肿的浸润。本病发生的高峰在30~4......
目录

原因

一、种植说:最早(1921)有人认为,盆腔子宫膜异位症的发生,系子宫膜碎逆流,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而种植于卵巢或盆腔其他部位所致。临床上在月经探查时可在盆腔中发现,且中查见子宫膜。剖宫手术后所成的壁疤痕子宫膜异位症,是种植说的好例

二、浆膜说:亦化生说,认为卵巢及盆腔子宫膜异位症系由腹膜的间皮细胞层化生而来。副中管是由原始腹膜内陷发育而成,与卵巢的生发上皮、盆腔腹膜锁的腹膜凹陷,如沟部的腹膜鞘状突(努克管)、直肠阴道隔、脐等,都是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凡从体腔上皮发生之组织,均有潜在能力化生成几乎与子宫膜不能区分的组织,因而腹膜间皮细胞可能在机械性(包括输卵管通气子宫后位、宫颈阻塞)、炎性、异位妊娠等因素刺激下,易发生化生而成异位症的子宫膜。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因属原始体腔上皮,更具有分化的潜能。在激素、炎症的影响下就可分化胚胎时所能成的各种组织,包括子宫膜。卵巢是外在性子宫膜异位症中最易累及的部位,用化生说很易解释。种植说不能解释超越盆腔以外的子宫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

三、免疫说:1980年Weed等报道,异位膜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含有黄素沉着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他们认为是由于异位膜病灶做为异物,激活了机体的免疫系统所致。此后,许多者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面探讨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细胞免疫功能缺陷:1.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功能缺陷:NK细胞是一群异质性多功能的免疫细胞,其功能特征是不需抗体存在,不需抗原致敏,即可杀伤某些肿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在体免疫监护中起重要作用。

(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子宫膜异位组织发生的理论还有:

①淋巴播说。认为子宫膜可淋巴道播,先后有人发现宫旁淋巴结及髂淋巴结中含有子宫组织。但这一说的弱点在于区域性淋巴结中央很少见到组织,常发部位也不符正常的淋巴流;

流播说。据文献报道,在静胸膜实质、脏、上、下肢等均曾发现过异位的子宫膜。

一些者认为最大可能是流播至上述组织器官而致,且曾在兔起实验性子宫膜异位症。但有人认为这些情况,虽可能是通过所致,但局部化生这一因素仍不能排除,因胸膜亦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胚胎期产生胚芽及中管时,有可能发生体腔上皮异位于其中,日后组织可化生而在各该部子宫膜异位症。

不论异位子宫膜来源如何,其生长均与卵巢分泌有,临床资料可以说明,如此症多半发生在生育期妇女(30~50岁占80%以上),且常并发有卵巢功能失调。切除卵巢后,则异位膜萎缩。异位子宫膜的生长要依靠激素妊娠激素分泌较多,异位膜即受到抑制。长期激素如炔异诺酮,造成假孕,亦可使异位膜萎缩。

病理改变:

一、在性子宫膜异位症膜由基底部向生长,局限于子宫,故又子宫肌病。异位的子宫膜常弥于整个子宫壁,由于膜侵入纤维组织纤维的反应性增生,使子宫一致性胀大,但很少有超过足月胎儿头大者。不均匀或局灶型分布者一般以后壁多见,由于局限在子宫一部,往往使子宫不规则增大,酷似子宫。切面可见增生的组织亦似呈漩涡样结构,但无所具有与周围正常纤维的包膜样组织

病灶中间有软化区,偶可见到在的含有少量陈旧积的小空腔。镜检所见的膜腺体与子宫膜腺体相同,其周围由膜间质所包绕(照2)。异位膜随月经周期而改变,但分泌期改变不明显,表示异位的膜腺体受激素影响较小。当受孕时,异位膜的间质细胞可呈明显蜕膜样变。

二、间质性子宫膜异位症为在性子宫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较少见,即异位的膜仅有膜间质组织,或子宫膜侵入层后间质组织发展的范围及程度远远超过腺体成分(照3)。一般子宫一致性增大,异位细胞布于层或集中在某一区域,色黄,常具有弹性橡皮样硬度,较软,在切面往往可以看到索状小虫样突起,就可据以确立诊断。异位组织亦可向宫腔发展息肉状肿块,多发性,表面光滑,蒂宽与子宫壁有较大面积的直接连系,并可由宫壁向宫腔或沿子宫管向阔韧带突出。向宫腔突出者致成月经过多甚或绝经后流;向阔韧带突出者可妇科双诊查出。间质性子宫膜异位症可有,甚至在切除子宫数年后还能发生。由于这种特点,有人认为间质性子宫膜异位症是低底恶性的肉瘤

三、外在性子宫膜异位症膜侵犯子宫以外的组织(包括由盆腔侵犯子宫浆膜层的异位膜)或器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

卵巢为外在性子宫膜异位症最常发生的部位,占80%,其次为子宫直肠窝之腹膜,包括子宫韧带子宫直肠窝前壁相当于阴道后穹窿部位,子宫颈后壁相当于子宫处。有时异位膜侵犯直肠前壁,使肠壁与子宫后壁及卵巢成致密粘连,术中很难分离。外在性子宫膜异位症也可侵入直肠阴道隔而在阴道后穹窿粘膜上在的黑紫色小点,甚至可成菜样突起,酷似癌活检才能实为子宫膜异位症。此外如前所述输卵管、宫颈、外阴、阑尾、脐、壁切、疝囊、膀胱淋巴结,甚至胸膜心包膜、上肢、大腿、皮肤皆可能有异位生长

子宫直肠窝处异位子宫膜,亦可在腹膜成紫黑色点或积小囊,包埋在粘连严重的纤维组织中,镜检可见典型的子宫膜。该处异位的组织尚可向直肠阴道隔及子宫韧带扩展成触痛性坚实结。或穿透阴道后穹窿粘膜,蓝紫色乳头状肿块,期可出现许多小出点。如直肠前壁受累,则可发生期大便疼痛,有时膜病变围绕直肠扩展成狭窄环,与癌极为相似,肠道受侵约占膜异位症10%左右。病变常位于浆膜及层,很少粘膜受侵而发生溃疡。偶有由于在肠壁成肿块或造成纤维性狭窄或粘连起肠管过度屈而发生肠梗阻,并可发生刺激症状,如间歇性腹泻月经期更加重。

检查

临床表现

子宫膜异位症的症状与体征随异位膜的部位而不同,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系。

一、症状

(一)痛经:为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膜异位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由于激素水平不断高涨,使异位的子宫膜增生、肿胀,如再受激素影响则出,刺激局部组织,以致疼痛。如系在性子宫膜异位症,更可促使子宫肉挛缩,痛经势必更为显著。异位组织无出的病例,其痛经可能由管充起。月经过后,异位膜逐渐萎缩而痛经消逝。此外,在盆腔子宫膜异位症中,可查出许多炎症过程,很可能局部的炎症过程伴有活跃的腹膜病变,从而产生前列腺素、激肽和其他肽类物质起疼痛或触痛。

但疼痛程度往往不能反映出腔镜检所查出的疾病程度。临床上子宫膜异位显著,但无痛经者,占25%左右。

妇女的理状况也能影响痛觉。

(二)月经过多:在性子宫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期延长。可能由于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三)不孕:子宫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天津上海两地报道,原发性不孕占41.5~43.3%,继发性不孕占46.6~47.3%。不孕与膜异位症的因果系尚有争论,盆腔膜异位症常可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捡拾或导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巢病变影响排卵的正常进而造成不孕。但亦有人认为长期不孕,月经止时期,可造成子宫膜异位的机会;而一旦怀孕,则异位膜受到抑制而萎缩。

(四)性交疼痛:发生于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膜异位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月经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五)大便坠胀: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期或月经后,患者感到粪便通过直肠时疼痛难忍,而其他时间并无此感觉,为子宫直肠窝及直肠附近子宫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偶见异位膜深达直肠粘膜,则有月经期直肠出子宫膜异位病变围绕直肠成狭窄者有里急后重及梗阻症状,故与癌相似。

(六)膀胱症状:多见于子宫膜异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频尿痛症状;侵犯膀胱粘膜时,则可发生周期性血尿

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

二、体征

在性子宫膜异位症患者往往子宫胀大,但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多为一致性胀大,也可能感到某部比较突出犹如子宫。如为后位子宫,往往粘连固定。在子宫直肠窝,子宫韧带或宫颈后壁常可触及一二个或更多硬性小结,如绿豆或黄豆大小,多有明显触痛,肛诊更为明显,这点很重要。偶然在阴道后穹窿可见到黑紫色大出点或结。如直肠有较多病变时,可触及一硬块,甚至误诊为直肠癌。

卵巢肿常与周围粘连、固定,妇科双诊时可触及张力较大之包块并有压痛,结不孕史易误诊为附件炎块。破裂后发生,表现为急性腹痛

三、诊断

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妇女。诉为继发性渐进性严重痛经,应高度怀疑为子宫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不孕、月经过多及性感不快。妇科检查时子宫略胀大,子宫韧带子宫颈后壁有结触及时,可诊断为子宫膜异位症。卵巢膜样囊肿存在时,双诊可触及一侧或双侧囊性或囊实性肿块,一般在10cm直径以,与周围有粘连感。

鉴别诊断

一、子宫子宫常表现类似症状。一般子宫膜异位症痛经较重,为继发、渐进。子宫一致性胀大,但不甚大。如伴发其他部位异位膜时,则有助于鉴。确实困难者可试用药物治疗,如症状迅速(用药1~2个月)改善,诊断倾向于子宫膜异位症。应当指出,子宫肌病可与子宫同时存在(约10%)。一般术前较难鉴,须待手术切除子宫病理检查。

二、附件炎卵巢子宫膜异位症,往往误诊为附件炎症。二者都能在盆腔成有压痛的固着包块。但子宫膜异位症病人无急性感染病史,患者多各种抗炎治疗而毫无效果。并应详细询问痛经始时期及疼痛程度。这种病例往往子宫直肠窝处有异位膜结,如仔细检查当可查出,有助诊断。必要时可用药物试探治疗,观察有无疗效来鉴。一般在卵巢子宫膜异位症,输卵管往往通畅。因此可试用输卵管通水试验,如通畅,则可排除输卵管炎症。

三、卵巢恶性肿卵巢癌误诊为卵巢子宫膜异位症,则延误治疗,故必须慎重。卵巢癌不一定有腹痛症状,如有往往也为持续性,不像子宫膜异位症的周期性腹痛。检查时卵巢癌为实质感,表面凹凸不平,体积亦较大。卵巢子宫膜异位症还可能伴发其他部位的子宫膜异位症,而兼有各该部位病变的体征。对于不能鉴的患者,年龄大的应实探查,年纪轻的可短时子宫膜异位症治疗,以观察疗效。

四、直肠癌:当子宫膜异位症侵犯直肠、乙状结肠而范围较广时,往往在该处成硬块,造成部分梗阻,个情况异位子宫膜侵及肠粘膜起出,则更似直肠癌。但直肠癌的发生率远较肠子宫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高。一般直肠癌患者体重减轻明显,肠出较频,与月经,无痛经。肛诊时肿固定于肠壁,肠壁四周皆狭窄。钡灌肠可见肠粘膜不平,钡充盈不良范围小。乙状结肠镜检查看到溃疡,出,活检可确诊。肠子宫膜异位症体重不减轻,肠很少出,个也在月经期发生,痛经较重。肛诊时粘膜与其底部肿块不相粘连,仅前壁发硬。钡灌肠显示肠粘膜光滑,钡充盈不良范围广。

诊断

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妇女。诉为继发性渐进性严重痛经,应高度怀疑为子宫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不孕、月经过多及性感不快。妇科检查时子宫略胀大,子宫韧带子宫颈后壁有结触及时,可诊断为子宫膜异位症。卵巢膜样囊肿存在时,双诊可触及一侧或双侧囊性或囊实性肿块,一般在10cm直径以,与周围有粘连感。

缓解方法

前公认的病因,注意下列几点,可能预防子宫膜异位症的发生。

一、避免在临近月经期进不必要的、重复的或过于粗暴的妇科双诊,以免将子宫膜挤入输卵管腔种植。

二、妇科手术尽量避免接近期施。必须进时,术中操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挤压宫体,否则有可能将膜挤入输卵管腔。

三、及时矫正过度后屈子宫及宫颈管狭窄,使流通畅,避免淤滞,起倒流。

四、严格掌握输卵管通畅试验(通气、通液)及造影的操作规程,不可在月经刚干净或直接在刮宫这一周期进,以免将膜碎输卵管压入腔。

五、剖宫产及剖宫取胎术中应注意防止宫腔容溢入腔,在缝合子宫切时,勿使缝线穿过子宫膜层,缝壁切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防膜种植。

由于原因是多面的,上述的预防意见也仅对少数情况适用,倒流本身是否致成子宫膜异位症尚有争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扁豆

下一篇 小扁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