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白刺
入药部位
果实。
性味
味甘、微咸,性温。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治月经不调:卡密果、大黄、柯子、乌梅各5钱,广木香、五灵脂、侧柏子、硫磺、公丁香、红花各3钱,青木香、鹿茸各2钱,冬虫草1钱,朱砂5分,猪苦胆3分,上药研末,制成黄豆大的小丸,用黄酒冲服,每次10-13粒,每日3次。(宁夏阿拉善左旗蒙药方)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备用。
形态特性
灌木,高0.5-1.5米,弯,多分枝,枝铺散,少直立。小枝灰白色,不孕枝先端刺针状。叶近无柄,在嫩枝上4-6片簇生,倒披针形,长6-15毫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渐窄成楔形,无毛或幼时被柔毛。聚伞花序长1-3厘米,被疏柔毛;萼片5,绿色,花瓣黄绿色或近白色,矩圆形,长2-3毫米。果椭圆形或近球形,两端钝圆,长6-8毫米,熟时暗红色,果汁暗蓝色,带紫色,味甜而微咸;果核卵形,先端尖,长4-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湖盆边缘沙地、盐渍化沙地、沿海盐化沙地。分布于我国各沙漠地区;华北及东北沿海沙区也有分布。
药材性状
药理作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