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发育不良,幼稚子宫,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是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意义亦比较大。两侧副中管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可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停止发育成各种发育异常的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幼稚子宫 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是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意义亦比较大。两侧副中管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可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停止发育成各种发育异常......
目录

疾病名称

  子宫发育不良

疾病别名

  幼稚子宫

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是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意义亦比较大。两侧副中管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可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停止发育成各种发育异常的子宫

疾病概述

1、子宫发育不良又称幼稚子宫,一般指青春期后子宫仍小于正常,俗称“子宫小”。这样的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少、停经闭经

  临床表现:

  月经迟潮伴月经稀少、痛经甚至月经不潮,常常是子宫发育不良的重要临床表现。

  女性到了性发育期的年龄,月经迟迟不来,或是月经稀少,乳房又不见明显隆起,阴毛稀少,即使月经来了,量也特少,这种情况就应提高警惕,不妨用B超查个究竟。

2、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

单角子宫(unicornous uterus):仅一侧副中管正常发育成单角子宫,另一侧副中管完全未发育或为成管道,未发育卵巢输卵管脏往往同时却如。

残角子宫:一侧副中管中下段发育缺陷,成残角子宫,残角子宫侧有正常的卵巢输卵管,常伴有同侧泌尿系器官发育异常。

常与单角子宫同时存在,约占65%,一侧副中发育为单角子宫,另一侧副中管中下段发育缺陷,成残角子宫据残角子宫与单角子宫的解剖系,可分为三种类型:I型残角子宫有宫腔,并与单角子宫宫腔相通;II型残角子宫有宫腔,但与单角子宫宫腔不相通;III型残角子宫为实体残角子宫,仅以纤维带相连于单角子宫

临床表现:

单角子宫症状。残角子宫若有膜功能,且宫腔与单角宫腔不相通者,往往因倒流或宫腔积出现痛经,也可发生子宫膜异位症。检查可见单角子宫偏小,偏离中线。伴有残角子宫者可在子宫另一侧触及小硬块,若残角子宫宫腔积时可扪及肿块,并有触痛。

治疗

单角子宫无需处理,但孕期需要加强监护,防止子宫体扭转等。残角子宫据其不同类型有不同处理,若为I型残角子宫,无症状也可不予处理,II型残角子宫常会有痛经症状,需要手术切除宫体,手术时需要同时切除同侧输卵管,避免输卵管妊娠发生,III型残角子宫症状,无需处理。

3、双子宫

子宫(didelphic uterus)为两侧副中管未融,各自发育成两个单角子宫和两个宫颈,两个宫颈可分或相连,宫颈间也可有交通管,也可为一侧宫颈发育不良、缺如,双子宫可伴有阴道纵隔或斜隔。

双角子宫阴道

双角子宫阴道

临床表现:

患者多无症状症状多与阴道异常有,如:伴有阴道纵隔者可有性生活不适,伴有阴道无孔斜隔者可出现痛经,伴阴道有孔斜隔者月经阴道持续少量流,为陈旧性且淋漓不尽,或为褐色分泌物。

治疗:

一般双子宫无需处理,伴有阴道纵隔或斜隔时,需要阴道隔切除手术。

4、双角子宫

双角子宫(bicornuate uterus)是双侧副中管融不良所致,分为完全性双角子宫(从宫颈处分),不全性双角子宫(宫颈以上处分)。

完全性双角子宫

不全性双角子宫

临床表现:

多无临床症状,检查时可扪及宫底部有凹陷,超声检查、磁共振等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双角子宫有反复性流产时,可考虑子宫术。

5、纵隔子宫

纵隔子宫为双侧副中管融后,纵隔吸收受阻所致,临床可分为:完全纵隔子宫(纵隔由宫底至宫颈之下)和不全纵隔(纵隔终止于宫颈之上)。

多无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纵隔子宫可导致不孕,其流产发生率为26-94%,妊娠结局不良。当纵隔子宫影响生育时,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为要治疗法。

6、弓子宫

子宫为宫底部发育不良,宫底中间凹陷,宫壁略凸向宫腔。

子宫

多无临床症状。查体可扪及宫底部凹陷。一般不需要处理,若出现反复性流产时,可子宫术。

疾病分类

  妇产科

疾病描述

  子宫发育不良又称幼稚子宫,系副中管会后短时期即停止发育所致。子宫较正常小,有时极度首屈或后屈。宫颈呈,相对较长,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2:3。

疾病种类

  1、青春型:为临床最常见子宫发育不良类型,宫腔与颈管长度比例为1:1,或宫腔容积<5ml。

  2、幼儿型:宫腔与颈管长度比例为1:2,大多是由于分泌功能不足所致。这个时期的子宫发育不良的症状不明显,进检查才会发现。

  临床表现有些子宫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月经、性生活、妊娠分娩等亦均无异常表现,以至终身不被发现,或于体检时偶被发现。但亦有一部分患者的生殖系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到性成熟时,婚后、或孕期、产时,因出现子宫发育不良的症状才被发现。

症状体征

  患者的月经量极少,婚后无生育。

  子宫发育不良的症状一:不孕,无子宫始基子宫、幼稚型子宫子宫发育不良者,常为不孕要原因之一。

  子宫发育不良的症状二:月经异常先天性无子宫始基子宫患者无月经。幼稚型子宫患者可无月经,亦可有月经过少、迟发、痛经期不规则等表现;双子宫、双角子宫患者常可出现月经量过多及期持续时间延长。

  子宫发育不良的症状三:病理妊娠发育异常之子宫妊娠后往往流产早产胎位异常。偶可发生妊娠期自发性子宫破裂。残角子宫输卵管通畅,则孕卵可着床于残角子宫,但由于其子宫发育不良,常于孕期破裂,症状同宫外孕。

  子宫发育不良的症状四:产时、产后病理发育子宫常并存子宫发育不良。分娩时可因产力异常、宫颈扩张困难,而造成难产甚至子宫破裂。阴道分娩可能发生胎盘滞留、产后出或产后感染。双子宫患者妊娠后,妊娠子宫发育成长,非妊娠子宫如位于子宫直肠窝,分娩时可造成阻塞性难产。双子宫、双角子宫或纵隔子宫患者,于产后可因非妊娠侧宫腔排出蜕膜而发生出

疾病病因

  副中管会后短时期即停止发育所致。

诊断检查

  患者的月经量极少,婚后无生育。直肠-部诊可扪及小而活动的子宫

治疗方案

   1.激素治疗 已烯雌酚1mg自月经周期第5天起连服20d,停药5-7d月经来潮。下次月经来潮后第5d继续服用,连服3-6个月,待子宫增大后,再于月经后半期给适量激素,共3个月有,以使黄体功能旺盛,易于受孕。也可用雌激素序贯疗法。

  2.手术治疗 在激素治疗使子宫增大的基础上,加用宫颈扩张手术,宫膜诊刮术,可获得或增加受孕机会。

  3.中药治疗 可服用胎盘、注射胎盘组织液。中成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服乌鸡白凤等。也可用成分包括鹿角霜、紫河车、茺蔚子紫珠、苁蓉、覆盆子当归女贞子各500克,珍珠25克,紫石英100克。研细末,过120筛。每次10克,每日3次,吞服。3个月为一疗程,以3疗程为限。有报道共治疗19563例,妊娠分娩者15432例,孕产率78.88%;流产3763例,流产率19.24%。

保健贴士

  凡属子宫发育不良者,可适当增加肉食类饮食。在发育期切莫盲食减肥,特发育期瘦弱的女子更是如此。因为过分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往往影响女性的激素水平,当激素不能维持人体正常需要时,必然影响女性性 器官发育

  1、注意生活规律,养充分,饮食有,避免过过凉,在发育期切莫盲食减肥,特发育期瘦弱的女子更是如此。

  2、注意锻炼身体及劳逸结,不要食减肥。因为脂肪是生成多种激素,尤其是性激素的必备物质。

  3、青春期少女和育龄妇女应加强养,多吃大豆、乌贼、芫荽等食品。

  中医怎样治疗子宫发育不良?

  单纯性子宫发育不良,要责之于。这是由于为先天之本,元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本。女性发育到一定时期,旺盛,天癸充实,就会有正常的、孕、产、育的功能。如先天肾虚——不足、肾阳虚损,冲任失调,精血亏虚,胞宫失养,则发育不良。

  (1) 不足 妇科检查见子宫发育不良,月经量少或闭经色暗,白带多而清稀,婚后不孕,

  膝酸软,头晕耳鸣,白汗倦怠,舌质暗淡,苔白,沉细弱。治应补加减。

  (2) 肾阳虚 妇科检查子宫发育不良,月经量少,色淡,婚后不孕,白带清稀,腹胀纳差

  酸软,头晕耳鸣,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苔薄白,沉迟。治应温补脾,益右归加减

  。

  (3) 肾虚瘀 妇科检查子宫发育不良,腹痛月经量少,色暗红或有块,腰酸痛,眩晕

  鸣,胸胁胀闷不适,小便清长舌质暗,边有瘀点、瘀斑,苔薄白,沉细而涩。当归地黄

  逐瘀汤加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果皂角

下一篇 小果白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