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小龙胆草

龙胆草,中药。为龙胆植物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Franch. ex Hemsl.的及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广西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喘,痨嗽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青鱼草、雪里、小消、细龙胆、凤凰、小雪里草、小青、小、星秀龙胆、青......
目录

别名

青鱼草、雪里、小消、细龙胆、凤凰、小雪里草、小青、小、星秀龙胆青鱼药、小龙胆、傍雪龙胆草、草、穿山七、九月草龙

入药部位

及全草。

性味

味苦,性

归经

大肠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主治

用于肺热咳喘,痨嗽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

相关配伍

1、治热咳中带青鱼草9g。1小碗服。

2、治虚热痨咳:青鱼草60g,肉250g。服。(1-2出自《贵阳民间药草》)

3、治急性气管炎:龙胆草、兔耳风各15g。水服。(《万县草药》)

4、治黄疸炎:①鲜龙胆草15g。水加白糖服。(《云南草药》)②龙胆草、蓝布政各30g,满天星、水灯芯各15g。水服。(《万县草药》)

5、治痛,便血龙胆草3-10g。水服。(《文山草药》)

用法用量

服:汤,10-15g。外用:适量,捣;或膏外涂。

炮制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炮制

除去杂质,稍润,切,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具短缩细条黄色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常带紫色,具细条棱,微粗糙,上部多分枝。基生呈莲座状,、倒卵形卵形,长2-4厘米,宽0.7-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渐狭呈长0.5-1厘米的短柄,边缘膜质浅波状卵形或卵状三角,长1-3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浅波状叶脉3-5条,下面明显,有时疏被毛,无柄或下部的具极短而扁平的柄,长1-2毫米,外面密被短毛或无毛,基部连成短筒抱单生,无花梗花萼膜质,有时微带紫色,萼筒长7-13毫米,稍突起具狭翅,裂线状披针,长5-10毫米,边缘有时疏生毛,弯缺花冠红色,上部有紫色纵纹,筒状,上部稍展,长3-4.5厘米,裂卵形或卵状三角,长5-9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或渐尖,褶宽三角,比裂稍短,宽4-5毫米,先端具细长流苏;雄蕊着生于冠筒下部,丝丝状,长短不等,长者长约12毫米,短者长约5毫米,花药,长约3毫米;子房,长约10毫米,柄短,长4-5毫米,花柱丝状,长约6毫米,柱头线形,2裂。蒴果藏或仅先端外,淡褐色,长,两端渐狭,长2-2.5厘米,宽约4毫米,果皮薄,柄长约2厘米;种子褐色,近,直径约1毫米,具翅。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1800m的高山灌丛中,或林中草地。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广西等地。

药材性状

全草长30-80cm。细表面棕褐色,可见栓皮样剥落,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黄白色具棱,直径1-2mm,节间长1.5-5.5cm,基部表面紫棕色,向上棕绿色淡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髓腔周围可见白色对生,落或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三角,边缘具不整齐细锯齿,上面发绿色黄绿色,下面浅黄绿色单生于端或上部腋,花冠紫色浅黄棕色,有紫色条纹。果实狭长,2瓣裂香,味苦。

相关论述

1、《贵阳民间药草》:“清湿热。(治)热咳虚咳,咯血。”

2、《云南草药》:“消炎止咳。治结核,淋巴结核,气管哮喘,实热咳喘,小便不利,小儿疳积火眼黄疸炎。”

附注

苗族医习用药材。

药理作用

抑菌实验表明,前两种结晶对结核菌的最低抗菌浓度为12.5-25.0微克/毫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席草

下一篇 阴道干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