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草
简介
席草古称“蔺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属灯芯草科,地下根茎横走,有细长而密生的须根。茎圆形,上下粗细均匀,丛生,高100~150厘米。席草耐寒,-6~-7℃不会冻死,怕高温,35℃时生长停滞。20℃左右为其最佳生长温度。席草的用途很广,除编织席外,还可编织草帽、扇子、草篮、地毯、凉鞋、草盒等,也可作为高级打字纸、胶版纸和电容器纸的原料。收割席草的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
形态特征
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直立,簇生,三棱形。叶一枚近基部生,退化为叶鞘,膜买,先端三角状。小穗卵状长椭圆形,多数聚生成头状,倒生于茎上,鳞片卵形,淡褐色。小坚果成熟时暗褐色。
分布范围
价值
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长江以南为主产区。朝鲜、日本亦有栽培。优质编织材料。主要用于编织席子。全国尤以台湾出产的台湾席、浙江宁波产的宁席、江苏浒墅关产的关席最闻名。还可编织草帽、扇子、地毯、提包等各种手工艺晶。也可制造高级纸张。髓部可作枕心、灯芯。晒草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一环,要求强光快干,防止变色、变质。一般两天晒干,第一天要“早晒、晚收、中午翻”,第二天要“晚晒、早收、中午翻”,带热进仓堆好,过7~15天再复晒一次。如遇雨,则应竖放室外,宁受雨淋,勿堆室内,以免受热变黄。分级以草茎长度为主要依据,结合草质坚韧性,草的色泽、粗细均匀度,以及开花草和虫伤草及黄梢草的有无和多少进行。等级划分各地不一。贮藏要求保持十分干燥,必须选干燥不透风、不漏雨、无鼠害的仓库。贮藏时当天铺进晒热的稻草或麦秆厚约30厘米。墙壁四周用一捆捆的麦秆紧密排好,然后将席草平放其上,压实,不留空隙,最上层仍用麦秆封盖。
栽培历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