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心叶秋海棠

秋海棠,中药。为秋海棠植物秋海棠Begonia labordeiLevl.的块茎。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具有凉血,止痛,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吐血崩,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块茎。味酸、涩,性凉血,止痛,解毒。用于吐血崩,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服: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秋海棠,丽江秋海棠多年生草本。,长1.......
目录

入药部位

块茎

性味

味酸、涩,性

功效

凉血,止痛,解毒。

主治

用于吐血崩,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服: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

秋海棠,丽江秋海棠多年生草本。,长1.9-2.9厘米,直径1-1.5厘米,有时2-3个球状体连生而呈念珠状。明显,有残存褐色鳞片和密集交织的纤维状之均基生,具长柄;叶片两侧不相等或略不相等,轮廓卵形,长10-25厘米,宽6-22厘米,先端渐尖至急尖,基部略偏斜,心形,边缘具不等大的三角齿齿尖带,通常不分裂,上面深绿色,生稍硬毛,下面色淡,沿疏被短毛,其余部分近无毛或无毛,掌状5-7条,下面较明显;叶柄长6.5-24.6厘米,有纵棱,无毛或在端常被卷毛;托叶小,早落。花葶高2-6.5厘米,无毛;红色或淡玫瑰色,数朵,呈总状式的2-3回二歧聚伞花序,首次分枝长3-4厘米,二次分枝长1.6-2厘米,均无毛,下部苞片早落,苞片,长3-4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锐,边有不明显疏齿雄花花梗长约1厘米,细弱,无毛;花被4,外面2枚长或卵状长,长约1厘米,宽6-7毫米,先端或钝,外面无毛,面2枚,,长约7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钝;雄蕊多数,丝连成柱,长约1.1毫米,花药,长约1.5毫米;雌花花梗长8-9毫米,无毛,花被4,外面2枚,宽,长9-10毫米,宽约6毫米,先端,外面无毛,面2枚,窄长,长6-7毫米,宽2-3毫米,先端;子房长,长5-6毫米,直径3-4毫米,无毛,3室,每室胎座具2裂,具不等大3翅;花柱大部合生柱头3,膨大,外向螺旋状扭呈U,并密被刺状乳头。蒴果下垂,果梗长1.8-2.3厘米,无毛;轮廓长卵形,长约10毫米,直径6-7毫米,无毛,具不等大3翅,大的斜三角,上的边平,下的边斜,长约1.3厘米,宽约8毫米,其余2翅窄,仅长2-3毫米,上的边平,下的边极斜,均无毛;种子极多数,小,长,淡褐色,光滑。期8月,果期9月始。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潮湿石上。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心叶荆芥

下一篇 心叶百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