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尿黄似浓茶

黄疸性乙型炎突出的症状是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部堵胀满闷 ,尿黄似浓水.是由乙病毒感染起的。一、黄疸前期从患者始有症状到出现黄疸这段时间,约为数日至2周。起病时患者常感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少数患者可持续高热数日。更为突出的症状是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部堵胀满闷,尿黄似浓水,大便较稀或便秘。在这阶段因个体差......
目录

病因

是由乙病毒感染起的。

诊断

一、黄疸前期

从患者始有症状到出现黄疸这段时间,约为数日至2周。起病时患者常感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少数患者可持续高热数日。更为突出的症状是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部堵胀满闷,尿黄似浓水,大便较稀或便秘。在这阶段因个体差异、患者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应特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有些患者可伴关节酸痛而被误认为湿病。也有少数人有剧烈腹痛而误认为症。还有少数人可出现等麻疹。此期中末,查体可发现区叩击痛及压痛,半数以上患者肋缘下可触及肝脏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尿红素阳性。乙表面抗原阳性、乙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阳性。此期患者的液、大小便、呕吐物中均含有大量炎病毒,因而有很强的传染性。

二、黄疸

患者巩(白睛部分)、皮肤及粘膜黄染,于数日到2周达高峰。此时发热渐退,消化症状却进一步加重。肝脏肿大压痛,约10%—35%的患者脾脏亦肿大并能触及。象白细胞正常或稍偏低,功能试验明显异常,红素在17微摩尔/升(1.0毫克见)以上。此期一般约持续2-6周。

三、恢复期

黄疸渐消退,症状逐步消失,肿大日渐回缩,功能趋向恢复直至正常,为期约4周。

鉴别

1.要是出现黄疸时与新生儿期病理黄疸的疾病相鉴。乙黄疸红素呈双相反应,但在新生儿早期由于细胞排泄功能先受阻,出现的是阻塞性黄疸,故最重要的是与锁相鉴。因后者须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诊断明确后手术。两者可从以下几面进

(1)病史:乙者早期一般情况及纳差黄疸程度有可能波动,白陶土色粪便也有波动,肿大程度不显著、早期转氨酶高。

(2)清胎甲球蛋白:乙者显著增高,常可大于1600ng/ml。

(3)碘玫瑰红排泄试验:乙者服苯巴比妥或考来烯胺后,131I玫瑰红排泄增加而锁者无变化。

(4)维生素E吸收试验:乙维生素E后可减轻对过氧化氢溶血作用,而锁者不能改善。

(5)脂蛋白X测定:乙者脂蛋白X阴性,锁者阳性。

(6)其他:如99mTc-IDA显像检查、 B型超声检查、活检、十二指肠色素检查对锁的诊断更有意义。

2.代谢缺陷病 如半乳糖血症α1-抗蛋白酶缺乏症等。 本病母亲患乙型炎,由母亲直接传播给胎儿,新生儿发病率高。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诊断。

治疗

1.被动免疫 乙疫苗于出生时、1个月末、6个月末各接种1次,据不同产品而定。所产生的抗HBs可持续3年以上,以后每5年加强1次。孕母在乙急性期或恢复期(不论e抗原阳性或阴性)所生的小儿,不论是否测得HBsAg都应用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乙人类免疫清球蛋白,HBIG)可使婴儿乙病毒携带率大幅度下降。其法为:于出生24h、3个月、6个月各注1次0.5~1ml/kg(含抗HBs 100U/ml以上)。当此被动免疫抗体很快消失后又成为易感者。但携带率却显著减少。我国1983年报道由长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乙免疫球蛋白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新生儿保护率为61.2%。于HBsAg阳性携带者不宜授乳,且应将新生儿隔离观察。应先采用被动免疫法。

2.动免疫 应用乙免疫球蛋白(HBIG)属于被动免疫,保护作用迅速,HBeAg或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不迟于24h)注HBIG 1ml,于1、2、3个月各接种乙疫苗1次。

疫苗的应用。前已有从人制备的源性及基因重组的(量减半)乙疫苗。HBsAg阳性并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如不采取特殊预防措施,80%~96%的小儿在出生后3~6个月可成为HBsAg阳性。单纯HBsAg阳性,尤其HBsAg滴度较低或乙e抗体阳性时其传染性很低,甚至不传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展乙疫苗预防注射,采用的法是对HBsAg阳性和(或)HBeAg阳性的产母所生的小儿于生后24h(或7天)、1个月、6个月各接种1次疫苗,每次20~30μg。国外有作者报道每次用5μg或2μg疫苗注射,得到同样免疫反应。注射局部有一过性触痛外无其他副作用,偶有过敏反应者。

如仅用疫苗注射其保护率约70%左右,尤其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至少30%会成为HBsAg带菌者。由HBIG干扰疫苗的自动免疫反应不明显。前趋向用乙疫苗与HBIG联注射的法,如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采取上述联注射,可使95%婴儿得到保护,北京多种案的比较,以3次乙疫苗和3次HBIG联注射的效果最佳,但亦有报道认为,被动-动或动疫苗注射效果相似,故尚需更多的观察和总结。

前推荐使用的法如:

(1)HBIG 0.5ml生后24h注。

(2)乙疫苗0.5ml(10μg)与HBIG同时或生后7天,在另侧注,此后1和6个月时再各注射1次。这种法可使85%~93%婴儿得到保护,在1~2岁表面抗原抗体滴度仍高。抗HBs能持续3~5年,故3~5年进10μg加强接种,对防止儿童HBV水平传播是有意义的。免疫后6个月HBsAg 阳性示免疫失败,如15个月仍阳性示婴儿为慢性携菌者,如15个月HBsAg阴性抗HBe阳性示婴儿得到保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尿偏碱

下一篇 杏树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