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蛋白尿

由于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蛋白尿(Proteinuria)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成原因与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系。小球毛细管有三层结......
目录

基本简介

蛋白尿蛋白尿(Proteinuria)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成原因与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系。小球毛细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到外分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小球毛细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有两种,即机械屏障——滤孔 和电荷屏障——负电荷。

1、机械屏障——滤孔

小球滤过屏障从里向外由三层构成:

层是毛细管的皮细胞。皮细胞上有许多直径50-100nm的小孔,称为窗孔(fenestration)。水、各种溶质以及大分子蛋白质可以自由通过窗孔;但可以阻止细胞通过,起到细胞屏障的作用。

②中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呈微纤维网状结构浆中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不能通过基膜。基膜是小球防止大分子蛋白质滤过的要屏障。

③外层是小球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突,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成裂隙。裂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隔膜(filtration slit membrane),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它可以阻止由、中两层滤出的大分子蛋白通过,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皮细胞、基底膜和裂隙隔膜共同构成了小球滤过膜。滤过膜上大小不同的滤过孔道,只能使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有效半径较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一般来说,有效半径小于1.8nm的物质,都可以被完全滤过。有效半径大于3.6nm的大分子物质,如浆白蛋白(分子量约69000)则几乎完全不能滤过。

2、 电荷屏障——负电荷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所以滤过膜的通透性还决定于被滤过物质所带的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物质排斥带负电荷的浆蛋白,限制它们的滤过。虽然浆白蛋白有效半径为3.5nm,但由于其带负电荷,因此难于通过滤过膜。当各种病理损伤(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作用于脏时,会导致受损脏局部微环障碍,促使组织(功能单位)缺、缺氧。由于缺、缺氧损伤了小球毛细皮细胞。小球毛细皮细胞一旦受损,就会吸环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出致病的炎性介质(IL-1、TNF--α等),此时的病理损伤会造成受损脏的炎症反应。脏处于病理状态,小球基底膜(GBM)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其滤过孔增大或锁、GBM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脏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都会导致带负电荷的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故此期在临床上蛋白尿

分型

1.小球性蛋白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由于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浆蛋白质特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小管重吸收能力而成的蛋白尿。若小球损害较重,球蛋白及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可增加。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

(1)选择性蛋白尿: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可伴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酶、转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对分子质量β2-M、Fc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IgG、IgA、IgM、C3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小于0.1,尿蛋白定性3+~4+,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尿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如IgM、IgG和补体C3、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大于0.5,尿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24h。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性蛋白尿,有发展为肾衰的危险,常提示预后较差。常见于原发或继发小球疾病。

2.小管性蛋白尿

它指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小球疾病时,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蛋白尿。尿β2-M、溶菌酶增高,尿液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尿蛋白定性1+~2+,定量1~2g/24h.常见于小管损害疾病。

3.混蛋白尿

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小球和小管时而产生的蛋白尿。兼具两种蛋白尿特点,但各组分所占比例因病变损害部位不同而不一致,也可因小球或小管受损害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溢出性蛋白尿

是指小球滤过、小管重吸收均正常,因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小球滤过,超过小管重吸收能力所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多的蛋白有游离血红蛋白、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尿蛋白定性多为1+~2+。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等。

5.组织蛋白尿

这种指来源于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成的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生理性约为20mg/d,尿蛋白定性±~1+,定量0.5~1.0g/24h。

蛋白尿假性蛋白尿?顾思义即不是真正的蛋白尿。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尿常规检查蛋白质一项呈阳性反应。 假性蛋白尿一般出现于下面几种情况,如果是该项中其中任何一项导致出现蛋白尿,建议做深入检查。

假性蛋白尿见于以下情况:

①尿中混入液、脓液、炎症或肿分泌物以及月经白带等,常规蛋白尿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这种尿的沉渣中可见到多量红细胞、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而无管型,将尿离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

②尿液长时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混浊,易误认为蛋白尿,但加温或加少许酸后能使混浊尿转清,以助区

③尿中混入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此情况,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尿沉渣可找到精子、较多扁平上皮细胞等,可作区

④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

⑤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应阴性。

治疗

蛋白尿蛋白尿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轻度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如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一般来说蛋白尿分为,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以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为,如白蛋白、α1球蛋白、转蛋白及γ球蛋白。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如α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β脂蛋白等含量较少。

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部分膜性肾病和早期病变的膜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段性硬化肾炎患者,多呈现选择性蛋白尿,表明小网(小球滤过膜)的损害较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 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质同时出现, 表明小网(小球滤过膜)的损害比较严重。

想问,尿蛋白大量丢失的病人康复困难吗?

肾病专家分析,蛋白丢失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是不成正比的。小球病变轻的患者,尿蛋白不一定少,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相反,一些局灶硬化肾炎及新月体性肾炎,其病理损害严重,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能只有几克。所以治疗的好坏,要取决于病理类型、损害的情况及功能情况。

另外,也要看病人能否与医生作,是否注意防止复发诱因的出现(如感冒、劳累、腹泻等),是否能坚持治疗,是否避免使用毒性药物。

饮食

肾炎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认为肾炎病人不能吃含蛋白质的食物的观点是错误的,面的,即使对慢性肾炎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期的病人,也张给吃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

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尿毒症病人,在透析治疗期间,尤其是进腹膜透析时,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量应增加,约1。2~1。5克/公斤体重。肾病征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如功能正常者,张进食高蛋白质饮食,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及改善或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果肾炎患者出现氮质血症,或早期功能不全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否则会加速功能恶化。总之,不同的病情,应采用不同的饮食食谱。

肾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也不必过分恐慌;当小量蛋白尿出现时,也不能过分忽视病情的严重性,最好及时确诊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蛋白尿案。从病理损伤角度彻底恢复脏功能,消除蛋白尿

疾病预后

显微镜下观察蛋白尿出现蛋白尿在排除其他如生理性因素、体位性因素等原因外,通过其他脏B超检查、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脏受损而导致的临床症状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非常复杂。临床上见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脏的实质性损害。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既可反映脏病变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因此判断脏疾病损害的轻重,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要综尿蛋白的量和持续时间来全面考虑,还要结全身情况及功能检查来确定。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肾病症和持续性蛋白尿患者预后不良。在局灶性小球硬化,膜增殖性小球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肾病和慢性移植排异反应中,蛋白尿脏病进展和病死率增加的显著独特的决定因素。事实上这些疾病的缓解,尿蛋白质排泄的减少,不论是自发的还是通过积极治疗所致,都可改善存活率。

病因介绍

蛋白尿

1.小球性蛋白尿

见于急性小球肾炎,各型慢性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

继发性见于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肾病紫癜肾炎动脉硬化等。

蛋白尿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

据病变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分为两种:

①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并有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3,C4),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征。

②非选择性蛋白尿:说明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蛋白质,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为+~++++,定量在0.5~3.0g/24h之间,多见于原发性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小球疾病,如糖尿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预后较差。

剧烈运动、长途军、高温环境、发烧、严环境、精神紧张、力衰竭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2.小管性蛋白尿

最常见各种原因起的间质性肾炎成,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

3.组织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由于尿液成过程中,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

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如多发性骨髓

2.组织蛋白尿

如恶性肿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蛋白尿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道上皮细胞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尿蛋白与原发性小球肾炎

我们用银染法检测尿蛋白分子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MCP-1表达变化,观察二者的系,及各自与脏小管间质变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联系,以进一步了解原发性慢性小球肾炎尿蛋白SDS-PAGE分型在疾病诊断面的意义,明确MCP-1在小球肾炎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原发性小球肾炎可能的分子病理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小球肾炎提供部分实验依据,为临床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法.白蛋白往往是蛋白尿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已牛血清白蛋白和人清白蛋白均可以刺激小管细胞产生多种炎症介质,从而介导间质小管炎症及纤维化.但有实,肾炎患者浆中的白蛋白较正常人发生了改变.而且,白蛋白在尿液中也可能会改变,与在浆中不尽相同.因此,研究肾炎患者尿液中白蛋白与疾病系应该更符真实的病理生理状况.正常人体液中并不存在白蛋白多聚体(urinary albumin polymers,PAs),Doman等发现,只有当白蛋白分子离环后发生改变、存在低分子量尿超滤因子(该种超滤因子分子量少于700d,既不是肽、氨基酸,也不是脂肪酸),且尿标本必须在-14℃冷冻至少48小时,尿白蛋白才能聚成PAs.众多研究表明,尿PAs并非一种简单的人为现象,而可能是从组织及功能水平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生化标志.为此,我们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原发性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PAs的存在,探讨它的病理生理及临床意义.尿白蛋白段(urinary albumin fragment,uAF)是尿液中修饰型白蛋白SDS处理后断裂、分裂而成的分子段.Yagamem等认为其与糖尿肾病,但uAF与原发性慢性小球肾炎系罕见报道.为此,我们对肾炎患者尿液中uAF进研究,探讨它与原发性慢性小球肾炎系.

基本诊断

病史

水肿史,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紫癜史,损伤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 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体征检查。

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渗出等,糖尿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实验室检查

蛋白尿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

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

2.尿蛋白定量检查

3.尿蛋白特殊检查

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尿蛋白电泳检查对分型有帮助。

核素免疫分析法测定对早期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帮助较大。

鉴别诊断

蛋白尿1、急性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出现水肿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2、慢性小球肾炎水肿从下肢始,从下向上蔓延,病程长,易复发,晚期常常有功能损害,以压型出现最早。

3、肾盂肾炎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痛、膀胱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为脓尿菌尿是其特点。

4、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脱发面部蝶红斑,口腔溃疡,游走性关节炎,过敏,雷诺现象,多脏器 损害尤以最多见,其中受损占第一位。其蛋白尿一般较多,部分患者以肾病式出现。

5、多发性骨髓:老年男性好发,贫血重且与脏受损不相称。病情进展快,易损害功能,质破坏,骼疼痛,病理骨折。其尿蛋白是溢出性蛋白尿

6、其他:剧烈运动出现微量蛋白尿发热出现蛋白尿力衰竭蛋白尿药物中毒蛋白尿,因有明确的病史和相应的体格检查,一般诊断不困难。

危害介绍

蛋白尿(1)蛋白尿的系膜毒性:

肾衰模型中,可以观察到清蛋白在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成增加,从而产生小球硬化蛋白尿肾病模型中,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积这些聚集最终也可导致小球硬化

(2)蛋白尿对近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

发生蛋白尿时,进入小管上皮细胞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成。

(3)蛋白尿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变化:

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越来越多的据显示蛋白质可直接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释放PDGF、FN和MCP-1,诱导纤维化过程。

(4)蛋白尿起小管间质缺氧加重:

蛋白尿重吸收各消化大量蛋白质需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 以致起小管细胞损伤

孕妇患病

现在很多女性朋友对蛋白尿的现象十分的担,而且也十分想要弄清楚孕妇蛋白尿怎么回事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孕妇朋友在进检查的时候,也都发现了患有蛋白尿症状,令很多女性朋友十分的担忧。

蛋白尿是各种肾病所体现的一种症状的体现,前很多孕妇患者也都出现了这种现象,但是很多患者对蛋白尿怎么回事并不了解,如果怀孕女性出现这种现象,就要提早治疗了,否则会起严重的后果,甚至会致命的。妊娠压综症简称“妊高症”是怀孕女性在妊娠24周以后出现压、浮肿、怀孕女性蛋白尿症状,属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疾病,是世界上孕产妇三大死因之一。

(1)压:压>130/90mmH?溃?或与基础压相比,收缩压>30mmH、舒张压>15mmH。

(2)浮肿:临床休息6~8小时后,浮肿不消退;或每周体重增加0.5公斤。

(3)孕妇蛋白尿、尿常规有蛋白或尿蛋白尿定量>0.3 /24小时。先兆子痫压>160/110mmH

肾病治疗网专家介绍,针对蛋白尿怎么回事一定要起孕妇的高度重视,该症状是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本病变的一组综征状,要表现为压升高、怀孕女性的蛋白尿水肿。因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外周管阻力增大,进而出现心脏后负荷量增加,脏由于小球毛细管痉挛缺缺氧,患者可出现水肿尿蛋白,同时管也发生痉挛,导致外周管阻力增大,进而出现心脏后负荷量增加,脏由于小球毛细管痉挛缺缺氧,患者可出现水肿尿蛋白,同时管也发生痉挛,导致头晕头痛呕吐,更为严重的是当部运动中枢缺缺氧时,患者可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抽搐昏迷,甚至水肿溢血

浮肿是孕妇蛋白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休息6~8小时后,浮肿不消退,或每周体重增加0.5公斤。怀孕女性的尿蛋白、尿常规有蛋白或尿蛋白定量>0.3/24小时。先兆子痫压>160/110mmH,伴水肿头昏胸闷眼花症状子痫则伴发抽搐昏迷。患了妊高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时服药,时检查,积极治疗。那种担胎儿生长而拒绝服药的想法是错误的,更是危险的。治疗妊高征的要是解除全身小动脉痉挛,降压、利尿。产科门诊医生所的药,应是在考虑母婴安康两个面的前提下安全、临床实践表明具有显著疗效、而又没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怀孕女性出现蛋白尿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表现,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怀孕女性缺氧而致命的,因此患者对此现象一定要重视,发现有这种症状之后,一定要及时进治疗。

检查方法

病史

蛋白尿的原因不同追问病史要有所侧重,如水肿史,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癫史,损伤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体征检查,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渗出等,糖尿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实验室检查

一、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尿法。

1.留尿之日早晨8时动排尿,这次尿是8时以前产生的,应弃之不要。

2.8点以后至次日8时,24小时每次的排尿量,应全部保留在干净的容器

3.次日8小也应动排尿,这次尿是8时以前产生的,必须全部留下。

4.将24小时的尿收集搅匀,记总量。

5.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取出10毫升,送化验室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告知化验6.室医生总尿量。

二、尿蛋白定量留尿注意事项

(1)在候炎热时,尿液中要放防腐,以免尿糖分解,发酵及细菌繁殖,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把尿液放入保存,较为理想。

(3)有一个比较简单的保存尿液的法:只要将放尿液的容器盖紧,放入冷水(注:隔2~3小时换一次水)中,然后放在比较阴凉的厕所里就可以了,不必放防腐或放在箱里了。

(4)把收集的尿液放置于阴凉的地,防止细菌侵入繁殖,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三、 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 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每日尿量2000ml定性“+’的尿蛋白量比尿量400ml定性为“+’者多因此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对脏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观察疗效的判定均应以尿蛋白定量为宜。

2.尿蛋白定量检查 法较多有巴氏法双缩豚法磷钨酸法读酸一三氯化法等以双缩豚法最准确最常用24h尿蛋白1g以下小球疾病机会少常见原因肾盂肾炎硬化尿路梗阻尿路肿结石尿蛋白1~3g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或继发小球疾患24h尿蛋白定量在3.5g以上者见于原发或继发肾病征。

特殊检查

常用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尿蛋白电泳检查对分型有帮助可分以下五型:聊IgGIgAIgEIgD型尿放免法是一种尿蛋白定性法尿常规阴性时放射免疫法可表现阳性其缺点假阳性率高放射免疫法尿β2-m g测定对早期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帮助较大。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狭叶桃叶珊瑚

下一篇 多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