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生马先蒿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干时多少变黑,多毛。根茎粗,有分枝,端有宿存鳞片。茎丛生,在中间者直立,在外围者多弯曲上升或倾卧,长达25厘米,常成密丛。叶有柄,柄长达1.5厘米,有疏长毛;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达5厘米,羽状全裂,裂片常互生,每边4-9枚,有小柄,卵形至披针形,有锐重锯齿,齿有凸尖,面有疏短毛,沿中肋有密细毛,背面几光滑。花皆腋生,自基部即开始着生,梗长达15毫米,一般较短,密被白长毛至几乎光滑;萼圆筒形,长达11毫米,前方不裂,主脉5条,上有长毛,齿5枚,略相等,基部三角形而连于萼管,向上渐细,均全缘,至近端处膨大卵形,具有少数锯齿;花冠玫瑰色,管长4-7.5厘米,外面有毛,盔直立部分很短,几在基部即向左方扭折使其顶部向下,前方渐细为卷曲或S形的长喙,喙因盔扭折之故而反向上方卷曲,长达10毫米或更多,下唇极大,宽达2厘米,长亦如之,侧裂极大,宽达1厘米,稍指向外方,中裂较狭,为长圆形,长约8毫米,宽6.5毫米,钝头;花丝两对均无毛,花柱稍稍伸出于喙端。蒴果稍扁平,偏卵形,长1厘米,宽7毫米,为宿萼所包。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750- 2,650米的杂林、冷杉林的苔藓层中,也见于其他阴湿处。
分布情况
药用价值
药性 味苦,性凉。 《形态比喻》:味苦,性稀。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苦,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性凉。
功效
主治:治肉食中毒、培根木保病。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强心。治气血虚损,虚劳多汗,虚脱衰竭,血压降低。
用法与用量:
选方
1、选方:藓生马先蒿(灰)、马蔺(灰)、广木香、猪毛菜、草木犀。
药性 味苦,性凉。《形态比喻》:味苦,性稀。《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凉。《新编藏医学》:味苦,性凉。《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性凉。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藓生马先蒿(灰)、马蔺(灰)、广木香、猪毛菜、草木犀。共捣,适量涂抹,用于白发及头病。
藓生马先蒿15g,裂萼蔷薇果15g,刺檗5g,猪血粉15g,蔓荆子15g。共研细粉,每服1.5g,每日3次,治食物或药物中毒后出斑疹。
各家论述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漏日治肉食中毒。分为紫、红、黄色三种,外形相似,唯花的颜色不同。紫色种(漏日莫保)又名塔察,印地语中称卡纳。红、紫两种叶相似,深裂。紫色种的花红紫色,茎长、中空,一侧有3片叶,从有叶侧开花,花状如弯曲的公绵羊角。黄色种叶黄绿色,花茎中空而长,气味很香,除花的颜色外,红、黄两种形状相同。也有按生境不同将黄色种区分为白、黄两种的,山生的为白色种,沟生的为黄色种。《形态比喻》记载:漏日分红、紫、黄三种,红、黄两种生长在沼泽地带,紫色种生长在碎石地带,叶长,深裂,花状如弯曲的公绵羊角。味苦,性稀。
黄色种称为漏日赛保,请参见黄花马先蒿。白色种不详,据说产于西藏,有待考证。红色种与紫色种常不易区分,紫色种称为漏日莫保,《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记载为藓生马先蒿Pedicularis muscicola Maxim.、大唇马先蒿Pedicularis rhinanthoides Schrenksubsp.labellata (Jacq.) Tsoong、极丽马先蒿Pedicularis decorissimaDiels、茸背马先蒿Pedicularis oliveriana Prain。《西藏常用中草药》记载为茸背马先蒿;《迪庆藏药》记载为青南马先蒿Pedicularis przewalskii Maxim,、管花马先蒿Pedicularis siphonantha Don。这许多紫色种类中,外形相似,不易区分正、次品,就按青海常用种,收载了藓生马先蒿。
但是,青海一些地区的藏医认为,藓生马先蒿拟为吉孜青保的红色种。据查《晶珠本草》等书,吉孜青保的花的形状如甘青青兰(藏药名:知羊故),按花的颜色分为白、蓝两种;没有查找到关于红色种的记载,况且,藓生马先蒿的花形也与甘青青兰截然不同。所以,还是根据多数地区用药经验,将藓生马先蒿记为漏日莫保。
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本品为皱缩的干燥花,棕褐色或浅紫红色。花梗黑褐色,细长。萼圆筒状,前方三裂,具明显的数条主脉,其上被毛;萼齿5枚,向上渐细,后又膨大,叶状,间或有锯齿。花冠近基部扭转,前方渐细卷曲成“S”形的长喙;下唇大,长圆形,花丝无毛,花柱稍伸出于喙。气微香,味淡,微苦。
粉末鉴别:灰褐色;非腺毛少数,极长,扭曲盘绕,直径5~12μm,壁薄。花粉粒淡黄色或棕黄色,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出23~43μm,外壁稍厚,表面细刺状,有的花粉粒外壁破碎,内壁及其内容物类圆形,黄白色。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长多角形,垂周壁薄,表面有细密的脑纹状角质纹理,有的细胞含淡黄色或黄棕色物。花粉囊内壁细胞,表面观呈长椭圆形,具纵向条状增厚。花丝及药隔薄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壁薄微波状,内含黄棕色或棕色物。柱头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乳头状,有的分化成绒毛状,壁薄。萼片表皮细胞表面观,细胞呈多角形,壁平直或弯曲,可见非腺毛或毛脱落痕迹。气孔长圆形,直径16~30μm,副卫细胞4~6个,不定式。分泌细胞长管道状,类圆形或长圆形,内含黄色分泌物。草酸钙砂晶,多存在于花冠薄壁细胞中,有的砂晶群中伴有细小片状或方形结晶;草酸钙簇晶较少,直径10~20μm,棱角较尖。导管主为螺纹,少环纹导管,导管直径5~20μm;花冠分泌细胞壁厚,长多角形,内含黄棕色分泌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