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要有率、搏、压、呼吸、疼痛、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当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炎,以及阿托品药物中毒时,率和搏显著加快。当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率与搏是一致的,但在房颤动、频发性早......
目录

概述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搏、压,医办称为四大体征。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由此,医生可依据“危急值”报告,向其家属“发病危通知”。

体温

生命体征人正常体温是比较衡定的,但因种种因素它会有变化,但变化有一定规律。

(一)体温正常值及测量

1.测法:先用75%消毒体温表,放在下,紧,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用于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不能用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出。

⒉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部,用上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⒊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二)体温的异常

⒈体温升高: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体温升高多见于结核、细菌性痢疾气管肺炎炎、疟疾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暑、流感以及外伤感染等。

⒉体温低于正常:见于休克、大出、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甲状腺机能低下、重度养不良、在低温环境中暴过久等。

脉搏

生命体征心脏舒缩时,动脉管壁有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搏。检查搏通常用两侧动脉。正常搏次数与跳次数相一致,律均匀,间隔相等。白天由于进各种活动,环加快,因此搏快些,夜间活动少,搏慢些。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一)常见的异常

搏增快(≥100次/分):生理情况有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爬楼梯、扛重物等)、候炎热、饭后、后等。病理情况有发热贫血力衰竭、律失常、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搏减慢(≤60次/分):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搏消失(即不能触到搏):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动脉炎、塞性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二)搏的计数法

⒈直接测法:最常选用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指并齐在病人手腕段的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搏次数。在动脉不便测搏时也可采用以下动脉

动脉—位于气管胸锁乳突之间。

动脉—位于二头侧沟处。

动脉—大腿上端,沟中点稍下的一个强大的搏动点。

⒉间接测法:用搏描记仪和搏监护仪等测量。具体使用法看仪器说明书。

呼吸

呼吸是呼吸道和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体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正常人的呼吸律均匀,深浅适宜。

(一)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常为44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数与搏次数的比例为1∶4。

(二)呼吸计数法呼吸的计数可观察病人胸部的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三)两种呼吸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式,即胸式呼吸式呼吸。以胸廓起伏运动为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症患者;以部运动为的呼吸为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四)呼吸频率的改变

⒈呼吸增快(>20次/分):正常人见于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温增高。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力衰竭、贫血等。

⒉呼吸减慢(<12次/分):见于压增高,,麻醉、镇静使用过量,胸膜炎等。

(五)呼吸深度的改变

深而大的呼吸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呼吸浅见于药物使用过量、肿、电解质紊乱等。

(六)呼吸律的改变

潮式呼吸:见于重症缺氧、缺,严重心脏病,尿毒症晚期等病人。

⒉点头样呼吸:见于濒死状态。

⒊间停呼吸:见于炎、膜炎、压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肋骨骨折、剧烈疼痛时。

⒋叹样呼吸:见于神经官能症、精神紧张谨忧郁症的病人。

血压

(指动脉压)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正常值下限(90/60毫米柱)时,应考虑可能为急性周围环衰竭、机梗塞、心脏衰竭、急性心包填塞等。当脑病压增高时,压常在200/120毫米柱以上。

(一)压的产生推动液在流动并作用于管壁的压力称为压,一般指动脉压而言。室收缩时,动脉最高的压力称为收缩压;室舒张时,动脉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压。

(二)压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缩压为12~18.7kPa(90~140mmHg),舒张压8~12kPa(60~90mmHg)。新生儿收缩压为6.7~8.0kPa(50~60mmHg),舒张压4~5.3kPa(30~40mmHg。在40岁以后,收缩压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9岁以下收缩压<18.7kPa(140mmHg),40~49岁<20kPa(150mmHg),50~59岁<21kPa(160mmHg),60岁以上<22.6kPa(170mmHg)。

(三)压测量法一般选用上动脉为测量处,病人取坐位,暴并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打压计,平放,使病人心脏的位置与被测量的动脉压计上的水银柱的零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放尽袖带体,将袖带缚于上防止过紧或过松,以能插入一到两个手指为宜,并塞好袖带末端,戴上听诊器,在肘窝摸到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的头放在该处,并用手住稍加压力。打水银槽,手握所球,门后打,一般使水银柱升到21~24kPa(160~180mmHg)即可。然后微门,慢慢放出袖带中气体,当听到第一个微弱声音时,水银柱上的刻度就是收缩压。继续放,当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水银柱上的刻度为舒张压。如未听清,将袖带体放完,使水银柱降至零位,稍停刻,再重新测量。

(四)压异常

压: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而言的。成人的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称压。如出现压,但其他脏器无症状,属原发性压病;如由管疾病、肾炎上腺皮质肿压增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脂血症高钠血症、饮、吸烟等起的压,属继发性压病。

18岁以上成人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

正常压 < 120 和 < 80

压前期 120 – 139 或 80 – 89

压:≥ 140 ≥ 90

1级压 140 – 159 或 90 – 99

2级压 160—179或 100—109

3级压 ≥ 180 或 ≥ 110

单纯收缩期压 ≥ 140 < 90

压:是指收缩压≤18.6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多见于休克梗塞、功能不全、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脱水力衰竭、低钠血症等。

瞳孔

正常瞳孔在一般光线下直径为2—4毫米,两侧等大同吗啡、有机磷和水氯醛等中毒时,瞳孔缩小;麻黄素、阿托品中毒时,瞳孔大;结核性膜炎等颅疾病,两个瞳孔大小不等。而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是病危濒死的征象。瞳孔反射有光反射、调反射和瞳孔—皮肤反射。在病理情况下,大脑功能障碍可使调反射迟钝或消失。中脑病损时,光反射障碍而调反射正常。

角膜反射

角膜反射是指角膜受刺激,起眨眼的一种反射,要反映桥脑的功能状态。病人垂危时,角膜反射减弱,病变已侵犯桥脑,即将侵犯延髓,为生命临终的预兆。

医护人员不但要全面了解生命体征的意义,还要及时地掌握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以便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救治。

(通俗定义:非专业医术语定义)

生命体征是标志生命活动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象,是评估身体的重要项之一。它包括体温/呼吸/搏/压/瞳孔和意识,这些项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都有正常范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蝎子七

下一篇 食物过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