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七
简介
芽蓼为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较细弱,呈紫红色,常2—3个自根茎上生出。叶的形态有两种,上部叶具长柄,叶片长圆形,卵形或披针形;下部Rf无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被针形,有长管状膜质托叶鞘。6—7月在茎的顶端生出穗状花序.花序中、下部常有珠芽。8—9月结卵形瘦果,具3棱,有光泽。分布新华、宋洛、 老君山、 红花、 红河、田家山、 小神农架、 大九湖等地区。生长于1910~2700米的山坡草丛中和林荫下。
注: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的根茎形如土蜂,亦称“蜂子七”。分布于下谷坪、板桥等地。生长于海拔900—1300米的林下草丛中。功效近似。 外卷,具长叶柄;茎生叶较小披针形,近无柄;托叶鞘筒状,膜质,下部绿色,上部褐色,偏斜,开裂,无缘毛。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紧密,下部生珠芽;苞片卵形,膜质,每苞内具1-2花;花梗细弱;花被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2-3毫米;雄蕊8枚, 花丝不等长;花柱3个, 下部合生,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深褐色,有光泽,长约2毫米,包于宿存花被内。
花期5-7月,果期7-9月。 [1]
![]() | ![]() |
基本信息
别名:石风丹、红蝎子七、朱砂七、朱砂参、狼巴子、草河车、染布子、红粉、 猴子七、 野高粱、猴娃子、红三七、然波、山 高粱、剪刀七、转珠莲、白粉、紫蓼、蝎子七、土蜂子、蜂子帽、草血竭、弓腰老、拳参
汉语拼音:xie zi qi
1.Polygonum viviparum L.
2.Polygonum macrophyllum D.Don[ P.Sphae-rostachyum Meissn.]
3.Polygo-num taipaishanenese Kung
科属分类:蓼科
拉丁文名:
1.Rhizoma Polygoni Vivipari
2.Rhizoma Polygoni Macrophylli
3.Rhizoma Polygoni Taipaishanensis
主治
咽喉肿痛;乳蛾;痛疮肿毒;湿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吐血;衄血;崩漏;肠风 下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腰痛;关节疼痛, 咽喉肿痛、 扁桃腺炎、 胃病、 腹痛、 关节痛、 吐血、 衄血、 崩漏、 白带、 跌打损伤、 外伤 出血、局部 溃疡等; 浸酒内服可治劳伤。
注意事项
妇女忌用。
生态环境
各家论述
采收和储藏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 南及湖北等地。
药材基源
用法用量: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蝎子七(品种未定)醇提取物有较强抗菌作用,抗菌效价在1:128以上的病原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等[1]。珠芽蓼(P.Viviparum根茎)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奈瑟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除鞣后抗菌作用减弱。此外对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
有较弱的抗真菌作用[2]。珠芽蓼根茎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为没食子酸,对志贺和福氏痢疾杆菌的抗菌效价分别为16.62μg/ml和31.25 μg/ml,作用强度与黄连素相似[3]。
2.抗病毒作用 珠芽蓼根茎的除鞣煎剂经鸡胚外试验表明,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及Ⅰ型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鸡胚内试验10.25% 0.16ml尿囊腔注入,在感染前、同时或感染后给药,对二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2]。太白蓼(P.taipaishanense)根茎是抗轮状病毒的有效药物,用于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4].
化学成分 蝎子七全草中分离鉴定出了15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报道9 个已知化合物:阿魏酸、4-豆甾烯-3-酮、紫丁香甙、5,8,2′-三羟基-5′-甲氧基双氢黄酮、异鼠李素、槲皮素-3-O-鼠李素、山奈素-3-O-β-D-葡萄糖甙、洋芥素-7-O-β-D-葡萄糖甙、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β-芸香甙.7价C、N、O
选方
动植物形态
1.多年生草本,高10-40cm。根茎粗,肥厚,下部上卷,状如蝎子;茎直立,不分枝,细弱,常有2-3个由根茎生出。根生叶与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长圆形、卵形或披针形,长3-6cm,宽0.5-3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微心形,边缘叶脉增厚,略反卷,革质,两面无毛,稀有白柔毛;茎生叶较小,披针形,无柄;托叶鞘长圆筒状,膜质,棕褐色,先端斜形。总状花序成穗状,顶生,长3-7.5 cm,花密生;苞膜质,淡褐色,广卵形,锐关,其中着生1珠芽或l-2花;珠芽广卵圆形,褐色,通常生于花穗之下
半部;花被5裂,裂片广椭圆形或近倒卵形,白色或粉红色;雄蕊8,花药暗紫色;花柱3。瘦果三棱状卵形,长2.5-3mm,深棕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7-8月。
2.与珠芽家的主要区别为:植物体矮小,花穗呈球形,直立,紧密,长不超过3cm;无珠芽生长;花梗顶端有关节。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宽l-2cm。
3.与上两种的主要区别为:叶片卵状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长8-20cm,宽2-3.3cm,先端渐尖或钝头,基部截形或近圆形,叶柄上部有狭翅。花穗圆柱形,长达4cm,不生珠芽。
生药材鉴定
(1)珠芽蓼 根茎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的扁圆柱形,有时一端圆钝,较粗,一端较细,弯曲如虾状,长2-9cm,直径0.6-1.5cm。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密具环节。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近平坦,灰棕色呈浅棕紫色,皮部约占断面 1/4-1/3,维管束小点15-30个,排列成环状。气微,
味苦、涩。
(2)圆穗蓼 根茎扁圆柱形,长3㎝-7㎝,直径0.8㎝-2.5cm。 表面棕褐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环纹,顶端常有茎痕及叶柄残迹; 下面具有众多细根或细根痕,上面有叶柄残迹。质坚硬,不易折 断,折断面不平坦,粉红色至紫红色,皮部约占断面的1/6- 1/5,近皮部有黄白色维管束小点27-40个,断续排列成环状。气微,味涩、微苦。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