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正常成年人外周嗜酸性粒细胞为白细胞分类计数的0~4%;其绝对值为(0.05~0.45)×10^9/L。如分类超过4%,或绝对值超过0.45×10^9/L(直接计数法计算),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丝虫、鞭虫、蛲虫、吸虫、吸虫、吸虫、华支吸虫、囊虫病包虫病绦虫病、阿米巴、虫病、疟疾等。2、变态反应性疾病如......
目录

症状起因

1、寄生虫感染

如蛔虫、钩虫、丝虫、鞭虫、蛲虫、吸虫、吸虫、吸虫、华支吸虫、囊虫病包虫病绦虫病、阿米巴、虫病、疟疾等。

2、变态反应性疾病

气管哮喘、荨麻疹、神经水肿清病、枯草热、过敏鼻炎过敏紫癜药物过敏等。

3、皮肤病

皮炎牛皮癣、湿疹疱疹皮炎接触性皮炎天疱疮等。

4、液系统疾病

如霍奇金病、病、恶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病、嗜酸性粒细胞病、切除后等。

5、消化系统疾病

溃疡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等。

6、结缔组织

性多动脉炎、类湿关节炎等。

7、肿

任何肿,尤其在播或坏死时。

8、其他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膜炎、弥性嗜酸性结缔组织病、嗜酸粒细胞性淋巴肿、肺炎胸膜炎复原期、射线照射后、慢性脏病、腹膜透析、征、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家族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

常见疾病

寄生虫感染、气管哮喘、荨麻疹、神经水肿清病、枯草热、过敏鼻炎过敏紫癜药物过敏皮炎牛皮癣、湿疹疱疹皮炎接触性皮炎天疱疮、霍奇金病、病、恶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病、嗜酸性粒细胞病、切除后、溃疡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性多动脉炎、类湿关节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膜炎、弥性嗜酸性结缔组织病、嗜酸粒细胞性淋巴肿、慢性脏病、征、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家族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

1、有无哮喘、咳嗽咳痰、哮喘、关节痛、皮肤痛痒。

2、有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

3、有无心悸促,有否接触药物及异体蛋白。

4、有无疫区、林区、牧区生活史。

5、有无家族聚集性现象。

鉴别诊断

1、变态反应性疾病

该类疾病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或表现出季性,或进食异体蛋白及接触过药物,如气管哮喘有气喘哮鸣音检见到很多嗜酸粒细胞,可治疗或自缓解。过敏鼻炎表现流清涕、起病急,发作与环境突变有,数分钟至1~2h可愈,黏膜充水肿、分泌物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寄生虫病

疟疾有疫区逗留史,发热颤、间歇发作、多伴溶血畏寒骨髓可找到疟原虫;而蛲虫、蛔虫及钩虫感染大便中有相应虫体或虫卵排出,阿米巴肠病大便中可找到阿把滋养体或包囊。

3、药物起的超敏反应

青霉素链霉素、头孢霉素等起的超敏反应表现皮疹、瘙痒、水肿甚至压下降,亦可无任何症状,仅表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停止接触该类药后可恢复。

4、皮肤病

湿疹据多性皮疹、对称分布、皮疹边缘不清、易渗出、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呈慢性边等特点可诊断;天疱疮据皮肤有易破溃、不易愈的松弛性大疱,常伴口腔黏膜损害、水疱底部涂可见天疱疮细胞,组织病理表皮水疱及棘层松解等特点可诊断;银屑病有鳞屑性红斑,表面多层银白鳞屑,皮疹境界清楚,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现象;鳞病常有家族史,幼年发病、冬季加重、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躯干、对称分布、皮肤干鳞状鳞屑等特点。

5、湿性疾病

湿关节炎有晨僵,多关节肿痛,皮下结,X线有质疏松或关节间隙狭窄,类湿因子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皮肤红斑、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脏病变,神经系统改变,液系统改变,免疫异常,ANA阳性等;炎有对称性四肢近端无力眶周水肿紫红色斑,Gottron征,颈前及上胸部V红色皮疹,披肩征,酸激酶增高,电图呈炎症性肌病;Sjögren综征呈口腔性角结膜炎紫癜样皮疹,关节痛,脏损害,抗SSA(+),抗SSB(+),病检示腺的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6、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综

发热咳嗽、乏力、哮喘、胸痛、X线部游走或固定低密度影或纹理增加,门阴影增大,肺实质浸润呈良性过。

7、Churg-Strauss综

发热、乏力、贫血症状,嗜酸性粒细胞可浸润心脏脏、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如有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坏死性管炎及管外成等四联征可明确。

8、嗜酸性粒细胞肠炎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甚至消化道梗阻及腹水腹膜炎表现。X线钡检查示黏膜肿胀、皱襞增厚、小肠扩张、固定、肠腔狭窄,活检示黏膜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9、嗜酸性粒细胞膜炎

表现发热、瘙痒、咳嗽气急力衰竭。体检有心脏扩大、颈静充盈、啰音肝大脾大、下肢浮肿、嗜酸粒细胞增多、心脏活检嗜酸粒细胞侵犯膜。

10、特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病因不明,由于累及多脏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嗜酸粒细胞增多>1.5×109/L,持续6个月以上,受累器官有嗜酸粒细胞浸润。

11、液病

慢性粒细胞病有腹胀肝大象WBC明显增多并有幼稚细胞,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中、晚幼及杆状粒细胞均增多,嗜酸、嗜碱细胞多,遗传可找到Ph染色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皮肤紫红脾大,Hb>175g/L,SaO2基本正常,骨髓示三系均增生;淋巴发热淋巴结肿大,活检示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及淋巴细胞异性改变;嗜酸粒细胞病有发热贫血、出表现,嗜酸细胞重度增多,骨髓示细胞成熟程度及大小不一,颗粒分布不均匀,核左移,原始粒细胞大于5%。

检查

(一)体格检查

1、应系统地进检查。

2、注意养状态,有无皮疹、皮下结或包块。

3、有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及肿大。

4、有无呼吸困难哮鸣音啰音等。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象应注意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并应做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1)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而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增多者常见于肠道线虫病。

(2)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且白细胞总数也增多,甚至可呈病反应者,可见于蠕虫病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2、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征易与嗜酸性粒细胞病混淆,应做骨髓象检查。

3、疑及寄生虫感染者,除检查粪便虫卵及其幼虫外,应做相应的皮试验、清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检查。

4、有明显淋巴结肿大、皮下结或包块者,可考虑做活体组织检查。

5、有呼吸道症状浸润性病变者应检查新鲜液有无嗜酸性粒细胞与夏科雷登结晶,必要时进气管-灌洗作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碱性蛋白与阳离子蛋白。

(三)器械检查

有呼吸道症状者应常规进部X线透视或摄,检查有无浸润性病变。

治疗

1、由寄生虫、变应性、药物等所致,只要病因去除,不需特殊治疗,即可恢复。

2、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如有器官受累及功能障碍可选用强的松、羟基脲及干扰素等治疗。

3、如系恶性肿嗜酸性粒细胞病所致,则治疗困难,预后差。

临床表现

1、中年男性多见,有皮疹者占27%~53%,慢性病程。

2、可表现为荨麻疹、管性水肿,也可有红斑、丘疹、结,自觉瘙痒或剧痒。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疲倦、体重下降、水肿关节肿痛、肉疼痛、无力。累及其他脏器时可有心悸呼吸困难、哮喘昏迷腹痛腹泻肿大、淋巴结肿大。

3、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0%~70%),直接计数超过1500×106L超过6个月,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清IgE升高。此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其他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傻笑

下一篇 色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