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赌博
病理性赌博概述
病理性赌博往往有如下的特点
参赌心切,若不能参赌,则六神无主;高频率、长时间参赌,乐此不疲;增加赌博时间、频率和赌资,会感到满足、陶醉;常常不顾后果地增加赌注,赌资越来越大。
赌博者自中有杀未遂者占13.3%,有犯罪行为者占26.7%,虐待配偶者占23.3%,虐待子女者为16.7%,失业者也较多,常在家庭和工作中遭受挫折。
病理性赌博归属于冲动控制障碍,又称为病态赌博症、嗜赌癖。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类不受控制而要进行某些行为的心理障碍,患者有越来越强烈的欲望及强迫感,目的在于心理上的满足,行为中及完成时常感到愉悦和舒畅,之后可能会有后悔、自责或内疚感。美国精神病学会《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SM-IV)》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均把病理性赌博归于冲动控制障碍条目下。
其诊断标准为:
1.脑海中总想着赌博之事,追忆着赌桌上的风光时刻,或者计划着下次该到哪里与谁拼个高低。
2.赌注越来越大才觉得过瘾。
3.屡次想戒或少赌都以失败告终。
5.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焦虑时,便想以赌来躲避问题。
6.输了就会想着什么时候赢回来。
7.为了隐瞒自己的赌瘾,不惜向家人或其他人撒谎。
8.为了赌,曾涉及欺骗、作假、偷窃或失信于人等。
10.为了赌,搞得债台高筑,家破人亡。只要具备上述中的5种,就可以诊断患了病理性赌博症。
危害
病理性赌博者平时充满对赌博的向往和冲动,他们放弃正当的文娱活动,甚至不顾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重要的人际关系及日常生活遭到破坏,社会功能受到损害。病理性赌博者可发生与戒烟、戒酒等精神活性物质相类似的“戒断反应”,如一段时间停止赌博,会出现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坐卧不宁、困倦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如果企图戒赌,其情绪会变得悲伤、低落。与药物依赖者用药物剂量越用越大的情况类似,病理性赌博者赌注下得也会越来越大。病理性赌博者常常存在着精神障碍,如情感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或成瘾、边缘性人格障碍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
经历阶段
病理性赌博者大都要经历这样一个三部曲:首先是赢钱阶段,大多数人以娱乐的心态参赌,赢钱后经常赌,他们常想赢大钱,并对此过分乐观和自信。继之是输钱阶段,此时他们总想翻本,千方百计筹集赌资以赚回所输,人格也发生变化,对家人不关心、说谎乃至触犯法律。最后是沮丧阶段,此时可出现绝望、酗酒、家破人亡及自责、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
赌博的分类
赌博是一种不良行为 ,因赌博而引发的道德、家庭和社会问题正日趋严重。寻求刺激或冒险往往是人们参与赌博活动的一个主要动机。曾有心理专科医院在调查后把赌博分为病理性赌博和非病理性赌博两种类型 :
非病理性参赌者往往有明确的赌博动机 ,并且能够自我控制。他们中间有的人是为着不劳而获或是为赢取他人更多的钱 ,有的人将赌博视为一种消遣方式 ,有的人则将其作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和生活嗜好。
形成原因
病理性赌博的形成与嗜赌者大脑神经系统出现异常变化也有某种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彼得·卡尔顿研究发现 :一种改变精神细胞功能的化学物质── 5-羟色胺的数量降低 ,可能是嗜赌成性的个体原因之一。美国精神病学家研究还发现 ,病理性赌博者的行为可影响大脑许多神经递质 ,这些物质的增减可以使焦虑者平静 ,忧郁者兴奋 ,或使精神空虚者充实等。
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