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皮肤白喉

皮肤白喉(cutaneous diphtheria)为白喉杆菌侵入皮肤伤或由等部位的白喉自身感染。急性患者常先患部或其他部位的白喉,而慢性患者一般只有皮肤症状。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被有灰白色假膜的溃疡皮肤白喉白喉杆菌侵人皮肤伤或由等部位的白喉自身感染。急性患者常先患部或其他部位的白喉,而慢性患者一般只有皮肤症状。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被有灰白色假膜的溃疡。(一)发病原......
目录

概述

皮肤白喉白喉杆菌侵人皮肤伤或由等部位的白喉自身感染。急性患者常先患部或其他部位的白喉,而慢性患者一般只有皮肤症状。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被有灰白色假膜的溃疡

病理病因

(一)发病原因

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是革兰阳性杆菌,属棒状杆菌属。要传染源为白喉患者及带菌者,通过沫、污染病菌的手或食物带入而致病。但皮肤白喉常由破伤的皮肤处入侵而感染。有的是由于白喉起的自身感染。

(二)发病机

要通过沫、污染病菌的手或食物带入而致病。但皮肤白喉常由破伤的皮肤处入侵而感染。有的是由于白喉起的自身感染。

疾病诊断

皮肤白喉在我国罕见,多发生于儿童,偶然见于成人,一般不起全身性症状,但在婴儿可有严重全身症状。如果病人部亦患白喉,其相应部位可有黏着性、出结痂。皮肤损伤处被感染后,逐渐成边缘穿凿隆起的溃疡,表面紧附有灰白色假膜,强撕去,则起表面出;溃疡黑色坏死组织,早期自觉疼痛。皮损亦可出现湿疹样、皮炎样,少数还可有痘疮样或紫癜样改变,但其表面均有灰白色假膜。

据临床表现,皮肤损害处取标本后用美蓝染色可发现白喉杆菌。并能在Loffler培养基上生长组织病理溃疡边缘表皮棘细胞增厚,真皮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溃疡表面有坏死细胞、纤维蛋白及中性粒细胞。坏死层有大量白喉杆菌。即可诊断。

实验室检查

皮肤损害处取标本后用美蓝染色可发现白喉杆菌。并能在Loftier培养基上生长

治疗

1、发现患者应立即隔离,早期治疗。

2、白喉抗毒素。

3、青霉素红霉素

4、局部治疗可用中药紫色疮膏及化毒软膏各半混匀外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