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皮肤花斑样

皮肤斑样是发性呆小病的临床症状之一。患者在新生儿期有无黄疸持续不退、吸吮困难、便秘、呼吸不畅、打鼾(鼻塞厚大)、嘶哑、哭声弱、少动、腹胀和皮肤斑。注意是否出生于甲状腺肿流地区,儿母有无甲状腺疾病,妊娠期曾否服用抗甲状腺药物。1.在新生儿期有无黄疸持续不退、吸吮困难、便秘、呼吸不畅、打鼾(鼻塞厚大)、嘶哑、哭声弱、少动、腹胀和皮肤斑。是否从2~3个月起出现特殊面容,头大、梁平塌、......
目录

病因

注意是否出生于甲状腺肿流地区,儿母有无甲状腺疾病,妊娠期曾否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诊断

1.在新生儿期有无黄疸持续不退、吸吮困难、便秘、呼吸不畅、打鼾(鼻塞厚大)、嘶哑、哭声弱、少动、腹胀和皮肤斑。是否从2~3个月起出现特殊面容,头大、梁平塌、翼宽、大常伸出外、精神呆滞、少动不哭、反应迟钝、食欲差、怕冷、少汗、浮肿等。

2.体检 注意有无特殊面容,呆滞貌,前晚,身材矮小,四肢短,身体上部量大于下部量,皮肤粗糙干凉,色苍白或焦黄,毛发稀脆、干枯,面、颈、、手足有粘液性水肿。出晚,甲状腺缺如、不肿大,属甲状腺激素成酶缺乏者可肿大率慢,压低,肉松弛,大有脐疝,站立时外凸。步态蹒跚,手足宽短、呈。智能落后,性发育迟缓。

鉴别

1.先天愚型 面容特殊,外眼角上吊,眼内眦皮,尖外伸,皮肤细,毛发软少,关节松弛,与余四较明显,小指中短,X线可见钙化不全,可有通常掌纹,常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核型多为21三倍体,T4多数正常。

2.发育不全 眼呆滞,常有外斜视,全身比例正常,皮肤细,无粘液水肿,BMR不降低,T4正常。

3.垂体性侏儒 智力正常,全身比例正常,面容正常,皮肤细,很少粘液性水肿便秘生长激素减少,TSH低。

4.软养障碍 智力正常,全身不成比例,四肢粗短,上身长于下岙,X线长象可见特征性干变短,干骺端扩大,边缘不规则,T4正常。

5.佝偻病 智力正常,有佝偻病体征,钙低,磷增高,X线长象有佝偻病改变,某些病例可有尿与功能改变。

6.粘多糖病Ⅰ型 智力低下,多毛,好动,毛发浓密,浓眉大眼,低平,翼宽大,角膜云翳脾大,爪状手,X线头颅蝶鞍象可呈小提琴状或鞋底状,胸可见飘带肋,指骨远端及掌骨近端变尖,胸椎12、椎1-2前缘呈嘴或鸟嘴状改变。尿酸性粘多糖阳性。

7.苯丙酮尿症 智力低下,尿有尿霉臭味,毛发黄,皮肤白晰,湿疹,可有抽风苯丙氨酸常>1.22mmol/L(20mg/dl),正常0.06~0.18mmol/L(1~3mg/dl),尿FeCI3试验可呈阳性。

8.家族性TBG缺乏 为伴性遗传疾病,T4降低,RT3U增高,TSH、FT4正常,甲状腺功能亦正常,不须治疗。男患者为纯合子,TBG近完全缺乏,女性为杂合子,TBG中等缺乏,男∶女=9∶1。占新生儿1/10,000~1/14,000。

预防

1.甲状腺 宜早期治疗,用足量,长期坚持。首选L-甲状腺素,足量为2.8~4.4/μg/(kg?d),始时宜自1/3量起,每2~3周增加一次量,一般6~9周加至足量,并随年龄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量,以促进全身及发育,终生应用。用药过程中,应警惕过量现象如呕吐腹泻腹痛睡眠不安、动过速、多汗等。

2.补充足够养 如补充复维生素B、维生素C、钙鱼肝油。饮食中意增加蛋白质、脂肪和适量碳水化物。

护理:

1.儿科护理常规。

2.调整饮食,丰富养,注意食欲及消化情况,必要时记录出入量。

3.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有无进步,若有烦躁不安、多汗、明显消瘦腹痛腹泻症状,表示量过大,应及时报告医师,调整量。

4.加强教育,提高智能。

出院标准及随访:

检查确诊治疗见初效,对所用药物无不良反应可出院,继续用药。出院后头3个月每月体检及测定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固醇一次,据检查结果调甲状腺量。如无异常,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

保健贴士

1、补充足够养:补充复维生素 B 、C 、钙鱼肝油等。注意增加蛋白质、脂肪和适量碳水化物。

2、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过量现象,如呕吐腹泻腹痛动过速、多汗、睡眠差等症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皮肤脆性增加

下一篇 皮肤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